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0108 9
2011-11-21

天下为菊的评论太多,最近又有新帖
同学眼中的汤二子(天下为菊)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59799-1-1.html

我与汤二子同学素未谋面,先前也无交往,大家公开讨论,请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在论坛潜水这么久,今天忍不住评论几句:

1原帖:.“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投递稿件、是否能进行投稿以及最后的发表都要经过导师的同意,而且导师为第一作者。”中规定合理吗?我同意要导师同意才发表,导师把把关还是可以的。但“导师为第一作者”不尽合理,有直接剥削劳动成果之嫌疑。

2.原帖“汤同学在本科时期开始发表论文(2010.4),当时第一篇文章第二作者为西部某一大学的作者,而汤同学是安徽大学数学系的学生,这让学术界的同仁浮想联翩。”经过本人cnki检索,汤二子同学的第一篇文章《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作者:汤二子; 翟凤琴; 夏为菊
安徽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期刊】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28
第一,原帖时间不对,第三作者为“夏为菊”,
我猜这也可能是汤二子同学为啥取名“天下为菊”的原因吧!学术界的这种合作很正常,同学间、爱人间、师生间合作都未尝不可,不在一个单位又能代表什么呢?很多情况都可以合作发表。原帖浮想联翩就让他想去吧!

3.原帖“本校没有博导愿意接收”。汤同学志在南开,论坛人都知道。又岂是你大连理工大学能容的?一个大学既然不能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要求,跳槽未尝不可。只有那些保守的大学才不忍心人才外流。看看原帖“大连理工硕士研究生一般以保研为主,且保研同学都享受1等奖学金的待遇”,本科和研究生都在一个学校读,基本就是后本科生了!估计大连理工不会放汤二子这么优秀的研究者到南开深造。

本人结论:天下为菊是励志与发表论文的同学学习的榜样,但是,人生哪能仅是论文。在汤同学发表的论文中,被引频次居然还是2009年的那篇最多,2次。当然,这与汤同学发表论文的时间是最近一年有关,也许其他人引用的文章还没有挂到知网上去嘞。有人统计了,国内的文章数量多,他人平均引用次数为20次。所以,从质量来说,如果你的文章被他引超过20,文章才算及格。我们的评价标准是不是要看看文章的质量了。

搞统计的人这么多,为啥没有搞一个综合评价论文的体系呢?(数量,被引次数,转载次数....)赋予权重,综合考虑。果然的评价体系相对健全:“看你的闪光点!”好论文,几篇够用一辈子!国内倾向于“全能型”,论文+课题+项目+学历+资历+获奖+....≈  教授or博导

论文不是唯一......

(此贴欢迎大家讨论,要进行人身攻击请别在论坛上留下您那刺耳的音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21 19:08:51
楼主不小心就揭露人家隐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1 19:28:30
呵呵,名人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1 19:30:32
我只能说,在腐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下面,只能看到更多的悲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1 21:46:26
恩,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31 12:32:40
ooo,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