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泰勒规则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邓翔;雷国胜; 5-11+1 
2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之不同表述及其蕴涵 张国镛;贾真;张林; 12-15 
3 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于微; 16-18 
4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影响 朱国芳; 19-22 
5 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杨兴林; 23-26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概述 靳志强; 27-30 
7 论政府决策科学合理的核心标准 刘堂灯; 31-34 
8 试论孙中山的训政思想对儒家传统的继承——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李钢;江靓; 35-38 
9 宪法演变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政变迁 张子礼;李先伦; 39-42 
10 浅析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孙文沛; 43-46 
11 试论杨昌济的军事思想及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许屹山; 47-50 
12 赫尔曼·基泽克政治教育批判理论史评述 李战胜;傅安洲;阮一帆; 51-55 
13 柏拉图《理想国》“公民”思想初探 陈联俊; 56-58 
14 作为技术商品、符号环境和特殊文本的传媒——斯弗斯通的驯化理论探析 费中正; 59-63 
15 近十年来汉语歧义研究综观与展望 于秒;冯玥; 64-67 
16 “动词+处所名词”结构的词汇化机制及语境依赖度 唐依力; 68-70 
17 楚语区黄梅方言的持续体标记“倒” 陈淑梅;夏慧; 71-73 
18 我国公共行政系统分析法:可能性、必要性及局限性分析——基于对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的理解 梁玉兰; 74-77 
19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模式探析——历史、框架、趋势 张磊; 78-81 
20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政府职能评析——基于长三角区域内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视角 刘华; 82-84 
21 近十年国内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 宋仕平;孙莹莹; 85-87 
22 科技伦理道德论析 李磊; 88-91 
23 劳斯实践科学观视域中的权力之维研究 李本洲; 92-95 
24 国内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十年(2000-2010)述评 祝敏;席建国; 96-100 
25 湖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位次变化分析——基于科技部近5年对湖北省科技进步水平的统计与监测 赵泽林;张运洪; 101-103 
26 《黄帝内经》对塑造本土化大学办学理念的价值探析 丁洁;李忠云; 104-107 
27 强化《矿产资源法》的执行力:《矿产资源法》修改的重中之重 胡中华; 108-111 
28 新疆多民族法律文化心理的结构与融合探讨 柳正权; 112-114 
29 产权交易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以政府对市场的适度介入为中心 施廷博; 115-118 
30 国际私法的困惑与反思 李可书;王韵洁; 119-121 
31 论当下国内法意义的软法意蕴:实质、场域与命运 冯春;类延村; 122-125 
32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之反思 叶欣; 126-128 
33 论现代立法中的利益结构 杨炼; 129-132 
34 电视、身体、审美——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娱乐节目管窥 刘春阳; 133-136 
35 论南宋诗歌理论的探索与突破 熊海英; 137-140 
36 认同、规范与外交战略:“和合”文化生成中的中国崛起 涂浩然; 141-144 
37 大众文化与文化民族主义 叶奕翔; 145-148 
38 媒介即是遗产——数字媒介对文化遗产传承与表述影响初探 阮艳萍; 149-152 
39 西澳矿业督察员制度:矿权争端的行政规制 夏云娇;朱世瑾; 153-157 
40 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类型及启示 周利方;沈全; 158-162 
41美国高校德育途径及启示 魏新强; 163-165 
42 基于蒙特卡洛的风电项目风险评价分析 孙涵; 166-169 
43 股价信息含量与高管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韩鹏;马明明; 170-172 
44 农民参与视角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作模式的构建 王海鸿;李赛; 173-176 
45 从“找寻迷失的人”到“把人实现为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反思与建构 曾昭皓; 177-180 
46 评价对象影响道德评价合理性的诸因素分析 伍志燕; 181-183 
47 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喻瑶; 184-188 
48 湖北荆楚社科名家 章开沅  189 
49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 本刊记者; 190 
 
共有记录49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