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俞路石)不久前,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与全国建筑装饰五强企业之一的深圳建筑装饰集团达成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深装集团“进驻”合肥学院建立研发中心,并在企业为该校设立3000平方米的实践教学中心,而合肥学院也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库。这已是今年第五家大型企业入驻合肥学院,加速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向更深层次推进。
在2002年升为本科院校之初,合肥学院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在教学中提出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学科导向”向“专业导向”转变。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合肥学院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并开创了实习教学的新模式,形成“校地、校企、校际”互动机制。据了解,目前该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60%以上来源于企业和用人单位。相关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在企业参加认知实习,大三又进行生产实习,大四再进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论文,不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被企业“相中”,毕业后直接被企业“抢走”。
与企业的合作让学校尝到了甜头,合作也逐渐加深。如今,该校已与30多家企业建立起“双挂”、“双聘”制度,即教师到企业、企业高级人才到学校挂职制度和学校、院系两个层面聘请企业人才制度。学校成立了由教授和企业人才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各院系根据专业需要聘请不少于3名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授,让他们在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2010年合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9%,校长蔡敬民深有感触地说:“应用型人才培养就像培养树苗,只有在广阔的沃土经历磨炼,才能培育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树。”
《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2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