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2007-6-4 15:59:00
以下是引用jue1213在2006-12-18 11:36:00的发言: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合作白热化的今天,我国的区域梯度开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东部发展迅速,西部大开发也大大促进了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东北大开发让老工业基地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可是沉寂了的中部六省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却陷入了“中部他先”的舆论和现实的压力下。如何在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下实现中部实质性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请关注中部崛起的人士参与这场讨论吧!

1。中部龙头老大谁作合适?武汉还是郑州?

2。六省份的定位?

3。中央如何在政策上支持?

。。。。。。。。。

?????????


争序、跑“部”,从某种意义山个上说,就是等靠要思想的延续。关键的关键在于基于国家宏观战略之下,以百姓生存和发展为重,如人均卫生水平、人均保障水平、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彻底改变GDP为核心的政府绩效指标这根指挥棒,经济总量是否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都无关紧要。全国30多个一排名,总有垫底的吧,只要垫底的百姓生活环境质量高、治安好、健康长寿就行拉,赫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4 19:08:00

我认为中部地区是一个大的划分范围,就像东部一样。因此,中部要发展就要整合优势,更加具体的划分。到底是中部成为一个整体呢?还是中部每个省份积极融入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说明了这一点。哪个城市是老大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和优化组合。不是你是老大,其他城市就会听你的。等你做出成绩来了,老大自然就是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5 14:55:00

欢迎大家讨论,具体奖励方式见顶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7 11:28:00

一定需要个龙头老大吗?无聊透顶!支持七楼。武汉优势明显,但难以承担此任,其他就更不可能了。发展自己中心的城市和城市群,进而带动全省发展是中部崛起之基础关键。

如何定位,中央最好别讲,讲了也难以落实;政府主导经济模式,好像要由各省政府说了算,但要实事求是。各省相互建立协商机制比较重要。


奖励10论坛币,希望语言分析更学术化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tryee于2007-6-7 11:54:2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0 11:16:00

我觉得现在应该更强调的是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合作。中部现有城市172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40个,中等城市84个、中小城市36个、小城市6个。中部六省区域城市经济圈的合作应以武汉城市圈为龙头的建立点轴开发五层次,强化龙头、培养极点,构建开放、合理、单核、多极、多层次的城市群体系。

第一级:龙头城市 武汉

第二级:极点城市 郑州、合肥、南昌、长沙、洛阳、太原

第三级:次中心城市 九江、黄石、株洲、湘潭、芜湖、安庆、大同鄂州等

第四级:辐射节点城市 马鞍山、铜陵、临汾等

第五级:特色城市 中部中小城市及小城市群体

奖励20论坛币,如果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做一些实证研究,例如自己为何如此断定中部地区城市群体系的构成?是否还应该考虑城市等级体系的演变?等等。个人承诺可以资助你从论坛上下载所需统计资料!

[此贴子已经被tryee于2007-6-20 11:53: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0 15:02:00

三个城市群作为支撑,即武汉,中原和长珠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3 00:15:00

这个我们曾经做过一个中部崛起的概念规划,我们认为郑州应该而且可以作为中部的中心。首先,是历史的原因。第二,是长江中下游好像实在太多中心城市了,但是作为河南省会的郑州,与京津位置距离适中。第三,产业支撑。虽然说武汉钢铁产业很兴旺,但是郑州也有汽车等重工业支撑啊。第四,政策支持,郑州农村多耶,要发展比原来是大城市的武汉更容易啦。

奖励论坛币10

[此贴子已经被tryee于2007-6-27 12:32:0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4 18:51:00

中部崛起,我想就是让中部各省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中部各省各自尤其可以依托的经济圈,应该因地制宜,从自身经济出发搞好各自的经济发展

当然中部六省作为一个整体自然不能 各人自扫门前雪,向中央要政策时候应该要一些有利于中部这个帖数地理位置上的好政策。

至于龙头,不是某个人确立的,个人认为是其本身的经济实力的体现。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实力强大后,资源的积聚作用,使得这个地方的地位就越来越高,自然而然就成了所谓的龙头了。中部只是个地域、和政治概念。例如东部,我们就不能单说上海或者北京就是整个东部的 龙头。在发展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一个“龙头”我们是不是应该允许有几个或者多个“龙头”出现呢?

与其做争龙头的口水战,倒不如踏踏实实的搞建设。

奖励论坛币10

[此贴子已经被tryee于2007-6-27 12:32:4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6 19:48:00

谢谢版主的支持。其实我上述对于中部崛起的看法,也是一点粗浅的认识,并没有做很多分析。

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会认真做一些实证研究。

中部有居中的优越区位条件,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改造的形势下,中部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的作用。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山西的煤、江西湖南的有色金属。

现在是一个竞争时代,但是中部崛起我觉得也应该强调合作。区域的经济合作,是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拙见。


奖励论坛币10

[此贴子已经被tryee于2007-6-27 12:35:2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4 16:31:00

我对中部崛起的几点想法:

从经济区划分角度看,中部六省并不能完全算一个现代概念的上的经济区,其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有限。因此在目前的现状下谁都不可以称得上中部经济的老大。

从地区的经济现状看,中部六省当前依然是主要以农业和资源初级加工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现状,其未来产业升级和转型困难重重,且尚有较多的日渐衰弱的资源型城市和大批的国有企业。于此同时,中部的发展已经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瓶颈和环境制约。

从地区的文化和治理现状看,中部地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心地带,封建官治官本位意识在这块土地上影响深远,而深受这种影响的地方官员在市场化改革中利用体制不健全进行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相对突出。

从发展的战略看,中部的核心在于建立与东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的联系,并基于此建立与世界产业和市场的紧密联系。

因此,我觉得国家对于西部地区的支持应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规划建设有利于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经济核心区联系的快速交通通道,沿江铁路可以作为首选;二是支持中部解决历史发展的遗留问题,如资源城市转型,国有企业改造等等;三是大力推动中部的市场化和法制化改革,加快地区市场化进程,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9 21:15:00
中部地区虽然在地理上同属于一个地区,但就其经济发展来说,根本就没有联合起来相互促进,而是各自找路走,要想使得中部崛起,那不是一个谁当龙头老大能解决的了的,关键是各自要从心底里想联合起来,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避免重复建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