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12-23 13:09:48
xiexi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7 08:54:37
有点意思,支持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 20:57:03
最后权益投资和债券投资的比喻非常好!其实我就是这么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9:30:53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30 16:13:50
受陈志武《金融的逻辑》的影响吧。

从纯金融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家庭社会结构,是一种新的角度。但关于家庭关系的分析,个人有不太认同的地方。理解为简单的金钱交换过于简单。很难解释为什么父母为了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简单的利益交换是不会以生命为代价的。

我觉得,应从生物学,社会学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30 21:19:21
有点意思,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7 08:33:49
楼主给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2 13:10:53
有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2 14:56:00
我感觉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但不是唯一的,家庭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结构,应该是从多个角度加以综合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3 20:17:29
看着挺有感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21:12:11
很新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7 16:52:22
这分析的太对了,目前就是这种情况。一边为这种亲情感到温馨,一边对自己这么大个人还依赖家庭感到无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0 14:41:20
经常看到报道:外资来投资我们,参股了我们的上市银行或企业就说是在剥削我们,趁机廉价侵吞我们的国有资产;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在美国上市,又说给外国人民做贡献,只给外国人分红。这难道不矛盾吗?这种双重是非的标准我实在看不懂,简单一个资本市场的投融资行为竟能被解读到这么深的层次,在我看来,这真不是我们搞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应有的心态。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392880

???
鄙人才学疏浅,但是对先 生的这段话,还有不敢苟同的地方。这里面牵涉到一个公平问题。我认为,这里面有没有双重标准,有。是以ZF为主导的定价问题。外国投资者参股我们的企业,成本价是多少?对国内的投资者,发行价又是多少?为什么对一些行业前景好、垄断性强、利润高的企业,为什么一定要在国外发行,而不对准国内的投资者?为什么当企业的成本高了,利润少了,才又想到想中国国内的投资者发行高市盈率的股票?
一点浅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4 17:35:08
举个两个简单的例子反驳你所谓国际间金融行为都是简单投资加回报,一个近代一个现代:

1)四川保路运动:1910年四国银行团逼清ZF向其借款修建川汉等铁路,这些铁路原本是地方ZF筹集民间资本进行修建,后来为了满足银行团的要求,清ZF要求将铁路收归国有,不履行对筹资人的保本退金要求而要转发铁路股票(债转股),所以最后就发生了大规模的保路运动。从这件事可见,中国当时虽然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但民间借贷具备基本的信用机制,四国银行团强迫借贷利用其他条件来逼迫清ZF违约难道不可以说是一种利用不公平地位获得非正常收益的行为吗???这中间发生的事情有血有泪,难道这个钱不可以说是血腥的吗?

2)2008年的时候中信在香港的公司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荣毅仁的儿子时任中信泰富老总的荣智健通过高盛签署了一个澳元累计期权投资协议,这其实是一个对赌协议,其中具体条款大概是高盛折价卖给中信泰富澳元,但是如果澳元上涨超过一个上限则停止交易(大概10%),但是假如澳元下跌则中信必须在未来一年里用这个价格买不断的买入直到合约期限终止。就是这样一份义务和权力明显不对等的条约,中信泰富竟然也敢签了。后面我们知道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在08年大震荡,澳元暴跌,原因其实高盛早就知道就是他自己也卖了很多的次级贷款产品。。。中信泰富一度亏损达100多亿港元。当时购买这些产品的原因是要减少澳洲铁矿项目的亏损,但问题是高盛为什么不介绍其购买一般的澳元期权产品或者组合期权产品进行对冲,而要介绍这样一款臭名昭著的产品给中信呢?高盛作为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究竟是在履行其为客户提供适当投资和风险管理建议的责任,还是利用客户本身金融知识方面的缺陷或者其他缺陷(比如内部腐败)来剥削他的客户呢?不仅是中信泰富,中国很多企业家在海外的存款也莫名其妙因为类似的协议消失,可不可以说这个其实是在利用无辜者的无知和血汗来给某些人的贪婪买单呢????

学习金融本身不应该带有民族情绪,但同样的各种金融行为在不同人使用来就会有不同效果,有的促成了世界的发展,比如诺贝尔基金通过合适投资得以延续;有些则是被用来剥削抢夺别人的血汗,比如各种有目的的金融欺诈,如安然事件等等。请问对于不同的行为我们都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吗?比如明知道要被人抢劫还要坐以待毙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4 22:10:31
相当不错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4 23:54:38
看的有点雾里看花,虽然现在有很多弊端,但是这是一个zf的文化造成的,如果站在理性的角度,就会觉得有些事情无所谓对错了。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1:09:25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9 18:06:55
楼主从金融视角分析文化问题,以纯粹的经济行为与社会、文化、民族情感的东西进行讨论,视角很好!我想完全可以辅以实证的方法检验。当然,经济学是崇尚理性的科学,定量分析和模型化的均衡要求是它的精髓,但是问题来了,所有辅之以经济问题本后的受众都是人,而人本身就是一个感性和理性交织的生物体,这一点行为经济学已经开始关注理性人到不完全理性的假设过渡,话题扯的有点远了。言归正传,试想我们遇到一个生活问题时,即便是能够通过经济学分析导入均衡和帕累托的思想,但我们最先进行判断的依据一定来源于我们的价值观的判断,比如我们都知道经济学中对效率和公平的争论,但这个世界不只需要机械的经济理论和冷冰冰的数学模型,而温暖和有人文关怀的生活世界恐怕更适合人类存在和延续吧。试想一下,如果到了一个市场经济的极致状态,当我们希望获得一个边际单位的友情、爱情、帮助和关怀时带来的收益,我们应该相应的付出一个边际单位的购买成本,那难道不是人类这种高级动物的悲哀吗?难道不是经济学这门理性科学的终点和末日吗?欢迎大家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0 14:29:42
不错,有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3 13:42:41
好像陈志武的徒弟!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研究金融之后,思想上带来的冲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22:27:15
讲的很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7 22:57:40
顶,真心顶,金融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当下的必由之路,一味的固步自封以三十年前的眼光看待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走不下去的,当物质丰富了人们就会谋求更多的利益,自由,教育,信仰,言论,福利,民主,万能的ZF也不能阻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2 23:58:54
to be honest,I can come up with these eithe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00:39:32
挺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09:38:46
学以致用,很受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13:14:35
很不错,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4 22:11:43
谢谢作者,很受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5 11:00: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6 15:44:00
写得真好,分析的相当深刻,中国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社会的发展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中国的体制和文化是分不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6 17:35:56
挺有道理的,但是没有经济联系的情感好像不会太牢固,那时候想亲也不行了,现在就有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