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红字部分要怎样填写···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按括号中的项目顺序来,不得自行改变顺序,不得自行省略项目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在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过程中,需要做出大量的执业判断,由于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使得注册会计师做出完全正确的审计结论更为困难,在执业过程中的产生的执业判断风险也在所难免。面对客观存在的判断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执业谨慎,提高执业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审计事业发展和保护相关经济者的合法权益。
2、研究意义: 先要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有哪些,才能有效的找到控制对策;之所以注册会计师要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是因为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1)理论意义: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2)现实意义: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此课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既外文文献综述)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此课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既中文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摘要】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已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并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的确立。新审计准则体系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目前我国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探索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方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具有很多与传统审计模式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必将对完善我国审计技术方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含义
2、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2.1审计服务市场需求不足
2.2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不完善
2.3审计三方关系失衡
2.4注册会计师缺乏必要的职业判断
2.5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3、审计风险主观原因
3.1道德风险。
3.1不谨慎执业的风险。
3.3审计过程监督不够,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执业水平不够而导致的风险。
4、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应对建议
4.1创造审计市场的有效需求,拓展业务范围
4.2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
4.3强化约束机制,加大违规经济成本防范审计风险
4.4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
4.5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四、研究方案
1、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论文的检索;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理论内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集。
2、此部分内容为研究方法,即通过何种途径完成本篇论文。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在介绍方法时简单写一下通过此方法研究出了什么内容。
五、进度安排
六、预期结果
通过撰写这篇论文预期能解决什么问题(理论上、实际应用中)(对个人、对社会)
七、参考文献
[1] 李春伟: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会计之友,2008(10).
[2] 刘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J].商业会计,2008(12).
[3] 杨晓东:提高我国内部审计质量的策略[J].财会研究,2008(17).
[4] 刘湘娟:试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成因[J].中国商界,2008(3).
[5] 段琦: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8(29).
[5]朱祎. 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研究[D]. 成都: 四川大学,2007.
[8]冯永梅. 审计风险特征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