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依北王/文 新闻出版署副署长阎晓宏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总署正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减免实体书店税费。这一消息,不啻是“濒危生物”实体书店的诺亚方舟。
总署的举动,是作为政府部门,在正确的时间里做出的正确的事,是“有形的手”的最到位的运用。
实体书店的凋敝是近年来触目惊心的文化事件。在电子书、网络书店的冲击下,第三极书局、北京五四书店、读易洞华贸店相继消失,豆瓣书店直营店陆续关张,单向街、北京三联书店收缩规模,而著名学术书店“风入松”从原址迁出,令人倍感惋惜。尽管实体书店倒闭是全球性现象,但公众仍寄望“中国模式”能发挥神力,在守护文化发展方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来。
实体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展现,也是一方公共空间。特别是后者,尤具意义。中国社会的公共空间本来就逼仄,公共文化设施的保有量即令与发展中国家比,也是落后的。在互联网时代,人的生存处境的原子化倾向加剧,社会交往面临挑战。此种情况下,作为独特的公共空间的实体书店的存亡,就不仅仅是一个业态的事情,而应将其置于文化发展及社会健康的坐标上来考量。
上个世纪80年代,北京三味书屋的讲座与沙龙,曾经是这个城市精神生活中富于魅力的组成部分。如今,昔日的景象已经成为文化记忆,沉落在时代的沟回中。但是,三味书屋对公共空间建构所起的作用,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一定会有人给予记载。保留实体书店,就是保留人之为人所必须的公共空间,保留心灵的绿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不夸张地说,一个城市,无论如何繁华,如果没有实体书店的存在空间,都是荒凉的。
减免实体的税费,也是维护公平竞争的需要。目前图书的增值税率为13%,实体书店在赢利后还要缴纳25%的所得税。但民营书店与国营新华书店面临着不同的待遇。国营书店享受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县级及县级以下新华书店免收增值税,而作为国家文化改制试点单位的新华书店,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六大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因为享受着如此优厚的待遇,国营新华书店在实体书店的冬天中,才得以安然存在,而民营实体书店则首先受到毁灭性冲击。
客观地说,国营新华书店的经营水平,书店的品质,与万圣书园、西西弗书店、学而优等知名民营书店是无法比肩的。新华书店对网络书店的冲击感受不如民营书店惊心,全赖政策的呵护。可以预计,如果让民营书店也能享受同等的政策,不但对实体书店的存续有意义,也能促进国营新华书店不断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所以,对于向实体书店减免税这样一个好的政策,笔者热切地盼望它能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