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带动相关产业腾飞,但还有部分“十二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它将成为中国全面推动产业战略转型的规划。尽管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已经编制出了11个“五年规划”,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不过,由于“十二五”规划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二次转型的开端期,其规划制定与出台也引起了特别的关注与热议。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改善品质。为此,规划中提出一系列明确的目标:“十二五”期间,粮食总产650亿斤以上,棉、胶、糖、奶、肉、水产品、特色农产品等产量均有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以上。
http://www.ocn.com.cn/ebook/201112/nongye0114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