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
席佳琳 北京报道
2011-12-05 (
www.ftchinese.com)
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家发现难以从团购网站中收取货款。在团购这个激烈竞争的行业中,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正走向倒闭。
成都一位姓张的咖啡店老板表示,以餐饮团购为主的的饭统网(Fantong)欠他3万元人民币(合4700美元)。
一位姓李的北京商户表示,另一家团购网站酷团网(Kutuan)理应支付他的1.6万元服装和化妆品货款,已拖欠了两个多月。他说:“当初双方达成的协议是,在团购结束的10个工作日后付款。酷团网(对于拖欠)给出的理由是,由于有太多的买家退货,他们无法收款,但他们一件货品也没退给过我们。”
这些抱怨是最新迹象,表明中国团购行业正在瓦解。这个行业自去年兴起以来,已获得7亿美元风险投资。
团购的商业模式是,从业务一开始就能产生现金。在通过这种模式迅速获利的愿望的推动下,自去年初以来,中国涌现出了数千家类似Groupon的团购网站。但根据团800(Tuan800)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团购网站的数量已开始减少。团800是一家汇聚各家团购网站并收集相关数据的网站。
报告称:“全国团购网站总数首次出现负增长,10月份仅新增16家团购网站,停运的团购网站共计1017家,总数跌至4057家。”
在今年8月触及12.5亿元人民币的峰值水平后,该行业的交易额已停止增长。加之投资者对在中国获取技术的便利性丧失了兴趣,以及今年最大几家团购网站掀起的营销狂潮,很多较小规模的团购网站无法继续存活。
过去一年,拉手网(Lashou)、窝窝团(Wototuan)和满座网(Manzuo)等一些最大的团购网站斥巨资进行大规模户外广告宣传,并继续将销售团队扩大到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酷团一位销售代表表示:“它们正把我们挤出市场。”酷团是前文中与李姓咖啡店老板产生付款纠纷的那家网站。
除了上海、杭州和广州这些富有大城市之外,酷团目前不再在其它城市招聘员工。自上月以来,24券(24quan)基本上停止了招聘。该网站位居中国10大团购网站之列,但自今年8月以来,交易额一直下滑。
对于最大的团购网站而言,这个市场看上去也颇具风险。今年10月交易额位居第二的拉手网未能保持今年夏季的增长势头,首次裁员,接着推迟了在美上市计划。在大规模扩张之后,经营美国Groupon网站中国站的合资公司高朋(Gaopeng)也裁掉了大批员工。
“在中国,团购是一场独立企业无法获胜的游戏,”中国最大在线门户网站之一搜狐(Sohu)爱家团负责人丁永兴表示,“对于规模较大的互联网集团而言,这只是更广泛的社交媒体或电子商务业务的一部分,因此(与团购网站相比)客户获取成本要低得多,不会对利润率构成如此巨大的拖累。”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助理补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