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7-5-23 22:00: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5-21 23:13:00的发言:
看到商品交换的本质在于交换人类活动,从而使大家能凝聚在一起时,我们就能得出“平均化规律”。显然“平均”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知道这个基础我们就知道怎样配置资源比较合理,于是知道价格是什么。可是当你满足于表面探询时,不能说你没有得出非常有益的东西,可是,如同我已经指出的问题,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量纲问题。我想你知道,量纲问题实际是经济学中的最大问题,它的存在决定我们在经济学计量上一筹莫展。

量纲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大问题。但是如果在价值构成要素都不清楚的时候,量是无从谈起的。

“平均”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个说法我基本赞同,这可以从资本价值构成得到根本的释解。

人类创造了社会和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考察研究创造这些财富的种种形式,无一不是由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结合而形成的,可以说这是无须证明的客观公理。
我们解析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客观价值构成如下:

(一) 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直接具体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5、 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二) 物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2、 他人劳动
3、 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三)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1、 投入者的直接过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我们可以将(三)代入到(二)的投入者的间接劳动中。这样不难看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价值构成的2、3、4项是“社会属性的公因式”,我们提出它们的公因式后结果如下:

(一) 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直接具体活劳动
5、 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二) 物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直接过去劳动

这也就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创造财富价值过程中的全部贡献之所在。每个体个人用于创造交换活动的生命和体能(如果不发生意外)大体上是没有太大出入的,是接近平均值的。现在之所以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和不和谐主要是假借掠占社会成果、他人劳动、社会资源造成的。

所以我们应该主张,2、3、4项的社会属性的公有成分,其责权利在社会,属于公有责权利规范的对象。
1、5项是私有属性的个人成分,其责权利在个人,属于私有责权利规范的对象。厘清价值构成各项要素的属性再决算其量,这样才会有纲举目张、有的放矢的客观效果。

这种符合客观基因的责权利规范敬因爱果尊重生命(包括地球的生命),所以也就不会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社会动乱、发展失衡、两极分化,我们的社会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和睦和谐的大家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4 21:40:00
以下是引用辛石冠在2007-5-23 9:32:00的发言:

pupil先生这样理智的网友是荣幸!

非常感谢,还是第一次见到有第三个人注意了我们的争论--讨论没人注意,所以已经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4 23:08:00
以下是引用永新在2007-5-23 22:00:00的发言:

量纲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大问题。但是如果在价值构成要素都不清楚的时候,量是无从谈起的。

“平均”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个说法我基本赞同,这可以从资本价值构成得到根本的释解。

人类创造了社会和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考察研究创造这些财富的种种形式,无一不是由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结合而形成的,可以说这是无须证明的客观公理。
我们解析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客观价值构成如下:

(一) 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直接具体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5、 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二) 物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2、 他人劳动
3、 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三)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1、 投入者的直接过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我们可以将(三)代入到(二)的投入者的间接劳动中。这样不难看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价值构成的2、3、4项是“社会属性的公因式”,我们提出它们的公因式后结果如下:

(一) 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直接具体活劳动
5、 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二) 物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直接过去劳动

这也就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创造财富价值过程中的全部贡献之所在。每个体个人用于创造交换活动的生命和体能(如果不发生意外)大体上是没有太大出入的,是接近平均值的。现在之所以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和不和谐主要是假借掠占社会成果、他人劳动、社会资源造成的。

所以我们应该主张,2、3、4项的社会属性的公有成分,其责权利在社会,属于公有责权利规范的对象。
1、5项是私有属性的个人成分,其责权利在个人,属于私有责权利规范的对象。厘清价值构成各项要素的属性再决算其量,这样才会有纲举目张、有的放矢的客观效果。

这种符合客观基因的责权利规范敬因爱果尊重生命(包括地球的生命),所以也就不会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社会动乱、发展失衡、两极分化,我们的社会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和睦和谐的大家庭。


价值构成是什么首先取决于价值是什么,但是一个人有一个价值,所以我们如果要交流下去还是暂时只谈财富的的好。

财富来源应该取决于你上面所说的五个方面,但是对于共同的财富这五个方面各应该分得多少呢?我认为在宏观层面应该按“平均法则”来确定各方面分得的财富,那么你所强调的“贡献”与他们分得财富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呢?你是依什么法则来确定这种关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4 23:49: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6 21:50: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5-24 23:08:00的发言:

价值构成是什么首先取决于价值是什么,但是一个人有一个价值,所以我们如果要交流下去还是暂时只谈财富的的好。

财富来源应该取决于你上面所说的五个方面,但是对于共同的财富这五个方面各应该分得多少呢?我认为在宏观层面应该按“平均法则”来确定各方面分得的财富,那么你所强调的“贡献”与他们分得财富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呢?你是依什么法则来确定这种关系的?

利益历来就是社会纷争的主题,暂时只谈财富可以更直接的说明问题。

五个方面应该依什么法则来确定分得多少?我想应该以和睦和谐为准则,我们都要在地球上生存发展吗,第一要保障自然生态还原的能力(价值量);第二要保障社会成果的保持发展的能力(价值量);第三是要保障劳动者的生存发展的能力(价值量)。可以说在这里也存在能量守衡的因果关系吧。

自然生态与财富;社会成果与财富;劳动者与财富都存在着能量转换的因果关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地球这片方舟都会失去平衡而遭受灭顶之灾。

当然这需要人们抛却私弊以方舟共渡来认知客观能量的因果必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7 00:39:00
以下是引用永新在2007-5-26 21:50:00的发言:

利益历来就是社会纷争的主题,暂时只谈财富可以更直接的说明问题。

五个方面应该依什么法则来确定分得多少?我想应该以和睦和谐为准则,我们都要在地球上生存发展吗,第一要保障自然生态还原的能力(价值量);第二要保障社会成果的保持发展的能力(价值量);第三是要保障劳动者的生存发展的能力(价值量)。可以说在这里也存在能量守衡的因果关系吧。

自然生态与财富;社会成果与财富;劳动者与财富都存在着能量转换的因果关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地球这片方舟都会失去平衡而遭受灭顶之灾。

当然这需要人们抛却私弊以方舟共渡来认知客观能量的因果必然。


依次说来要素的“贡献”与要素分得财富没有必然联系,因为要素的“贡献”与其消耗没有必然的联系。

至于和睦相处,我想这只是一个很抽象的诉求,作为理论陈述我还是觉得我的平均化规律更能说明问题。当然你现在很不愿意用平均化规律这个概念,这是遗憾的。这里我只是要说如果系统完全平均分配了,那么系统是最稳定的、最和睦的,一致没有发展的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7 07:42:00

不要把利益关系带到学术中来

把作者自身的利益关系带到学术中来,使得本来应当属于学术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资本和资本家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应当充分肯定,资本和资本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也应当充分肯定。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使得人类的发展大大加快了速度!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类的贡献,没有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需要资本就否定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事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7 7:56: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8 20:37: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5-27 0:39:00的发言:

要素的“贡献”与其消耗没有必然的联系。

请举例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8 22:22:00
第一次来,报个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 19:39: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5-27 0:39:00的发言:

要素的“贡献”与其消耗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3 23:25:00
以下是引用辛石冠在2007-5-27 7:42:00的发言:

把作者自身的利益关系带到学术中来,使得本来应当属于学术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资本和资本家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应当充分肯定,资本和资本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也应当充分肯定。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使得人类的发展大大加快了速度!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类的贡献,没有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需要资本就否定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事实!


我们虽然使用了马克思得一些概念,但是我们并没有马克思得那种批判观点。这里只是讨论应该发生的是什么。

是的,我揭示的“平均化规律”能说明马克思整个理论要说明的东西,但是我还揭示出“头规律”。“头规律”决定利润只能归少数人掌管(或拥有)。

头规律决定利润追逐资本:http://www.xslx.com/htm/jjlc/lljj/2005-11-30-19503.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3 23:26: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3 23:42:00
以下是引用永新在2007-6-1 19:39:00的发言:

贡献怎么计量这里暂不考虑。

我们得承认“贡献”的多少主要是由贡献的结果来定论的,显然结果是由很多因数决定的,所以耗费与贡献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我们会认为袁隆平的贡献大极了,使全世界粮食产量猛增,但是较之于研究水稻杂交没有成功的“袁隆平2”,较之于研究原子弹的“袁隆平3”,袁隆平的耗费能大在哪儿?再那微软与IBM比,难道微软的技术投入和实力能超过IBM?但是微软的产值就是比IBM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19:45:00

你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几乎都是歪曲的。。。。。。。。真是无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21:36: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6-3 23:42:00的发言:
贡献怎么计量这里暂不考虑。

我们得承认“贡献”的多少主要是由贡献的结果来定论的,显然结果是由很多因数决定的,所以耗费与贡献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我们会认为袁隆平的贡献大极了,使全世界粮食产量猛增,但是较之于研究水稻杂交没有成功的“袁隆平2”,较之于研究原子弹的“袁隆平3”,袁隆平的耗费能大在哪儿?再那微软与IBM比,难道微软的技术投入和实力能超过IBM?但是微软的产值就是比IBM高。

““贡献”的多少主要是由贡献的结果来定论的,结果又是由很多因数决定的,”

这是对的。

既然结果是由很多因数决定的,那么最终结果单纯计量袁隆平个人的耗

费就欠妥了。至少袁隆平吸纳他之前的别人的成果的耗费、实现袁隆平研究项目的

后续耗费你是应该想到的,再加之实现最终结果所涉及到的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各

项要素的历史与现实的正确与错误的耗费,以及“袁隆平2”、“袁隆平3”,的耗

费对袁隆平的警示意义,都关系到“袁隆平的贡献”。所以耗费与贡献是有联系的

,从整体来看能量的因果关系是守衡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强调分配的均衡是有

其伦理根据的。不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9 13:36:00

我不是学经济的 对这个问题理解的不深 我就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可能说的不对

工人所得工资就是他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不知道这么说有没有问题)假设不给他发工资 而是用他生产出来的商品中的一部分来代替工资 生产出10个商品 假设按照马克思理论如果不存在剥削 资本家应该拿5个 工人5个 可实际上工人拿了4个 资本家拿6个 那么实际上资本家只剥削了工人一个(而不是2个,这应该很容易理解)

当由于生产技术提高 劳动效率提高了一倍 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出20个商品 而商品的价值减为原来的一半 如果假设工人工资不变(工人的工资应该跟社会商品价格同比增长,可以抵消) 工人可以拿8个 资本家拿12个 资本家剥削了工人2个 这样社会的财富增长了一倍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财富增加了一倍 但其实比例没有变

工人拿到的财富多了 说明分享了全社会的进步 而不应该是剥削了资本家的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6 01:47:00
以下是引用永新在2007-6-6 21:36:00的发言:

贡献怎么计量这里暂不考虑。

我们得承认“贡献”的多少主要是由贡献的结果来定论的,显然结果是由很多因数决定的,所以耗费与贡献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我们会认为袁隆平的贡献大极了,使全世界粮食产量猛增,但是较之于研究水稻杂交没有成功的“袁隆平2”,较之于研究原子弹的“袁隆平3”,袁隆平的耗费能大在哪儿?再那微软与IBM比,难道微软的技术投入和实力能超过IBM?但是微软的产值就是比IBM高。

““贡献”的多少主要是由贡献的结果来定论的,结果又是由很多因数决定的,”

这是对的。

既然结果是由很多因数决定的,那么最终结果单纯计量袁隆平个人的耗

费就欠妥了。至少袁隆平吸纳他之前的别人的成果的耗费、实现袁隆平研究项目的

后续耗费你是应该想到的,再加之实现最终结果所涉及到的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各

项要素的历史与现实的正确与错误的耗费,以及“袁隆平2”、“袁隆平3”,的耗

费对袁隆平的警示意义,都关系到“袁隆平的贡献”。所以耗费与贡献是有联系的

,从整体来看能量的因果关系是守衡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强调分配的均衡是有

其伦理根据的。不是吗?

我所言及只在于说明从因果性上得除均衡分配是行不通的,这主要在于这里的因果关系不是一一对应。你不能证明“耗费与贡献间的联系”是一一对应,你的分配理论就一定有逻辑断缺,更不肯能得出“分配的均衡”。显然,即使耗费与贡献间的联系是一一对应,你要得出“分配的均衡”还必须证明贡献是均衡。我看到你采用马克思式陈述——总体上均衡,但是你很粗心,你没有注意到马克思这种表述是他数学太水的结果。马克思没有注意到人与人间得差异是长期的,强者永远强,弱者永远弱,而非今天你强我弱,明天是你弱我强,这里不成在“总体上均衡”这种平均值。你建立的理论是不能支持分配均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6 02:12:00
以下是引用feigeby在2007-6-9 13:36:00的发言:

我不是学经济的 对这个问题理解的不深 我就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可能说的不对

工人所得工资就是他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不知道这么说有没有问题)假设不给他发工资 而是用他生产出来的商品中的一部分来代替工资 生产出10个商品 假设按照马克思理论如果不存在剥削 资本家应该拿5个 工人5个 可实际上工人拿了4个 资本家拿6个 那么实际上资本家只剥削了工人一个(而不是2个,这应该很容易理解)

当由于生产技术提高 劳动效率提高了一倍 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出20个商品 而商品的价值减为原来的一半 如果假设工人工资不变(工人的工资应该跟社会商品价格同比增长,可以抵消) 工人可以拿8个 资本家拿12个 资本家剥削了工人2个 这样社会的财富增长了一倍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财富增加了一倍 但其实比例没有变

工人拿到的财富多了 说明分享了全社会的进步 而不应该是剥削了资本家的财富


按照马克思的论证逻辑,价值和商品不是同一个东西,且它们在数量上的变化也不统一,这就是说剥削价值与剥削财富是两码子事。阁下所说已经两个事当作一个事来说明了,这已经不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逻辑。按马克思对价值分配的逻辑来看商品的分配,当由于生产技术提高, 劳动效率提高了一倍, 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出20个商品时,那么这其中多生产的10个商品时谁贡献的呢?显然不是劳动贡献的,但是这10个商品中却有一部分分给工人了。

阁下和马克思一样,在论述中偷换了概念,将机器和工人共同创造的财富偷换成工人创造的财富。记住,仅有工人是创造不出财富的,但是价值却仅仅是工人创造的,所以你可以说工人创造的价值,但是不可以说工人创造的财富。所以我不知你是依据马克思的那个原理说“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财富增加了一倍”的。明明是工人(劳动)没变而机器改变后增加的财富,怎么变成了工人的财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6 09:47:00
请问楼主,资本家的物一开始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那些物天生就是资本家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6 11:49: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6-16 1:47:00的发言:
贡献怎么计量这里暂不考虑。

我所言及只在于说明从因果性上得除均衡分配是行不通的,这主要在于这里的因果关系不是一一对应。你不能证明“耗费与贡献间的联系”是一一对应,你的分配理论就一定有逻辑断缺,更不肯能得出“分配的均衡”。显然,即使耗费与贡献间的联系是一一对应,你要得出“分配的均衡”还必须证明贡献是均衡。我看到你采用马克思式陈述——总体上均衡,但是你很粗心,你没有注意到马克思这种表述是他数学太水的结果。马克思没有注意到人与人间得差异是长期的,强者永远强,弱者永远弱,而非今天你强我弱,明天是你弱我强,这里不成在“总体上均衡”这种平均值。你建立的理论是不能支持分配均衡的。

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社会成果、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侵占,这是一个存在因果关系的零和游戏。当然在这繁纷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其因果关系也是千变万化的,要求准确的一一对应恐怕“上帝”也会是求师无门的,但零和确是必然的显然的。而且零和的这个度也然的显然的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也是人们重视基尼系数的根本原因。

要把握零和的这个度,就必然要从蕴涵代表财富、资源、社会成果的客观资本价值构成中去寻找均衡点和因果关系。

所以我认为要和谐发展、要确立我们的科学发展观、要确立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解读资本价值构成是很好的切入点,至于怎样深入拓展正是我们这一代和本论坛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6 11:58:00
以下是引用烟雨无心在2007-6-16 9:47:00的发言:
请问楼主,资本家的物一开始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那些物天生就是资本家的吗?

很多人这么问,但是我得指明这不是学术问题,而且马克思也没有天真到从这个起源问题上去谈论剩余价值归属。既然阁下问这个问题,我也谈谈我的看法。资本家原始物有四个来源:一是自己创造和节省的,二是买的,三抢的,四是没人要的(比如沙漠、路边的石头)。马克思批判了第三个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2 13:16:00

1。你所认为的“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论证逻辑”是错误的:

价值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的,不存在所谓的“物劳动创造”,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在劳动中被劳动者转移到新商品中去;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价值”,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方法,不是剩余价值本身的特性;

“谁创造归谁所得”是马克思的观点,并由此推论出“按劳分配”。目前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你所提的“马克思的反比定律”的论证是错误的,你自己再想想。

3。“如果工人的劳动不变,而生产力提高后工人消费的财富增加,那么工人一定剥削了资本家的财富”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生产力提高的其中一个表现是劳动力价值的增加,虽然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都不变,但工资还是会增加的。

4。“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不成立”,你实际上是否定“谁创造归谁所得”进而否定剩余价值”,实际上前者是错误的,而后者是正确的。

5。“剥削问题就是分配问题”错误。

6。“所有的经典经济理论都患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用创造上的原理说明分配上的问题,这是牛头不对马嘴的。”非常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3 11:03:00
以下是引用烟雨无心在2007-6-16 9:47:00的发言:
请问楼主,资本家的物一开始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那些物天生就是资本家的吗?

如果你生在美国,这么问还情有可原,中国资本家的产生,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难道还不明白吗

你们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授教糊涂了,连现实都看不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7 17:59:00

其实剥削问题就是分配问题,分配不公就有剥削。在分配上有一个总法则——平均分配法则(相当于马克思的公权理论,但是马克思没有用他的公权理论建立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依此法则,不管财富是谁创造的都要在全社会平均分配,于是社会中没有剥削。现在资本家、官员等利用自己在分配上的主动权为自己更多分了一份的财富,这就是剥削。很简单的问题就是被马克思弄得不知所以然。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的经典经济理论都患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用创造上的原理说明分配上的问题,这是牛头不对马嘴的。

你说的就是哥达纲领的内容,试问:那些监狱里的罪犯是不是也要分一份呢?你愿意慷慨解囊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0:10: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9 15:17:15
为何阅读时出现乱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