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123456 发表于 2012-1-9 22:49 
现代的生产可以非常抽象地看作是:
你劳动了,但劳动成果暂时没办法拿回家,只能给了企业,而企业也给你发 ...
劳动者的收入当然可以不必全部用于消费,而是用于投资,自己投资或借贷给他人投资
投资必然导致消费品积压,这是臆想。
现实情况恰恰是绝大部分人都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没有储蓄就没有经济增长
现实中确实绝大多数人都在储蓄,并把储蓄转化为投资,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因为这是事实,我没办法不赞同;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一点你却看不到或不敢承认。
我也承认,这种方式的确是导致了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仅仅意味着人们的确生产了更多的产品,另一方方面却无力消费它们,任凭它们积压,而导致这种经济增长无以为继。
如果要抽象,可以这样抽象
将劳动(者)分为两类:一部分专门生产消费品,一部分专门生产投资品
劳动(者)取得的收入用途分两种:一部分用于购买投资品,一部分用于购买消费品
若用于购买投资品的收入等于所生产投资品的总价格,用于消费品的收等于消费品的总价格,经济就是均衡的
这才是真正的臆想,你这么抽象,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所谓投资品其实都是半成品,人们拿着投资品,不是要享用它们,而是利用它们来求得比当初获得它们时付出的货币量更多的货币,而这个目的实现的方式,就是必须通过后续生产过程把投资品转化成某种消费品,这是它们必然的使命。
投资品只是最终消费品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形态,是一种半成品。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关系就好比蛹和蝶的关系,而可悲的经济学这几百年来,总是把蛹和蝶当成两种物种强行分开来,分别统计和计算,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
我说这些话的现实依据就是,任何投资品的成本都是需要回收的,最终的回收的方式只能是销售某种最终消费品,取得企业集团或生产过程真正的收入,否则经济就无法连续运转。
道理真的很简单,经济学几百年来的错误也很简单,简单地说,就是收入只能对应最终消费品,对应投资品的,是资本,不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