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这类有中国特色的综述文章读来没有多大意思(不知是不是楼主的原创?若是,冒犯了)。文中讨论具体模型的只有我引用的这一句,就来说一说吧。作者说Taylor model中工资水平是“固定的常数”,这个可能会误导读者。确切的说,Taylor和Fischer的区别有两点:1、虽然t期和t-1期的价格都是在t期初决定,但是Taylor model中,这两期的价格是相等的,但是在Fischer model中并不要求相等。2、Fischer有市场出清假设,即认为价格制定在预期市场出清水平,但是Taylor没有,价格取决于相对价格。
另外,微观基础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倒也不能说是普遍共识。比如Solow就一直在鼓吹reduced form经验方程。我觉得范式竞争和模型优劣最终还是看它对特征经济事实的拟合程度。仍举上面的例子。Fischer model被质疑,是因为模型的结论中有一条,实际工资和产出、就业有强负相关关系,这和事实不符。而Taylor model遭诟病的原因是,模型结论不符合“自然率假说”这一长期经济运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