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做如下分析,一条是支持经济学家的,一条可以用来反驳经济学家:
A. 支持——凯恩斯式的观点
女性在工作时间上的确不如男性那么久,比如,女性有生育期,有了孩子以后,大部分女性要估计家庭更多一些,这就导致她们在工作时所付出的精力不如男性多,时间也没有男性灵活,所以W若为一个恒定值,对男女都一样的话,那么女性的单位工资其实是比男性高的,这自然导致了很多企业雇主在考虑雇佣关系时,偏爱边际贡献更多的男性员工——以上分析建立在简单劳力基础上,与情商、智商、学历等都无关系,可以试想这是拉煤车的活。
B. 反对——奥地利学派
女性虽然在工作时间上和体能上不如男性,但是女性担负着人类社会重要的角色——生育,如果我们的社会上女性无论多么有能力,其薪酬都偏低,那么将导致一些女性离开工作岗位,仅仅负担其另一部分社会角色——专心的生儿育女,那么我们的社会其实有了一个巨额的机会成本——我们必须忽略那些离职的优秀女性工作者可能创造的巨大价值。或者我们来算一下人类后代的价值到底有多少,是否值得企业主在现在用平等的薪酬来换取——通常双方有工作的家庭,孩子的教育经费至少比较宽松——一个孩子在接受了良好教育后,将在今后负担多位公民的福利费用,比如,现在在欧洲国家,不少工作中的年轻人要一个人负担3-5个老人家的养老金(从财政角度估计,这样写比较形象);不少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国家都在积极的推行新生儿优惠政策,包括给予新生儿补贴直至其成年或半成年,这也是考虑到日后日渐庞大的养老金开销。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社会必须仰仗女性,必须有足够的下一代,那么,这样的贡献,不值得现在雇主做点男女平等的事情吗?毕竟我们不是到处都要拉煤车的人,不是只有把力气就够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