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雪球》書摘 巴菲特9歲那年的冬天。他和他的妹妹在戶外的院子里玩雪。
沃倫在用手接雪花。一開始是一次一片;接著,他把這些少量的雪積鏟到一塊,開始堆雪球。雪球變大之後,沃倫把它放到地上。雪球開始慢慢的滾動。沃倫每推動一次雪球,雪球就會沾上更多的雪。沃倫推著雪球滾過草坪,雪上加雪。很快,沃倫把雪球滾到院子邊上。片刻猶豫之後,他繼續向前,滾動雪球穿過附近的街區。
從那裡開始,沃倫一直朝前行進,他的眼光投向白雪皚皚的整個世界。
沃倫·巴菲特靠向椅子的後背,長腿交叉於膝,坐在他父親那張簡樸的木桌後面。他那件價值不菲的傑尼亞上裝在肩膀處束皺成一團,就像未經剪裁、批量生產的成衣。這件衣服一整天、每一天都是如此一成不變,無論伯克希爾·哈撒韋總部的其他15名員工會穿得如何的隨意。他穿著一件人盡皆知的白襯衫,領子搭在脖子下;襯衣領子太小,撐得鼓鼓的,遠離領帶一大截,看上去像是從他當年輕商人時留下來的,而且在過去四十年他似乎都忘了量一量脖子的尺寸。
他的手穿過幾縷白髮,抱於腦後。粗濃、蓬鬆的右眉毛聳在玳瑁眼鏡上方。很多時候,這眉毛展示出他懷疑的樣子、知情瞭然的神態。一眨眼功夫,他又會帶上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令任性的眉毛增添迷人魅力。不過,他那淡藍色的眼睛精光聚斂,意有所思。
沃倫坐在那裡,被包圍在50年來得到的各種圖和紀念品中間。在辦公室外面的走廊上,足球隊的照片、參演一部肥皂劇所得的薪水支票、購買一家名為LTCM對沖基金的批准書和隨處可見的可口可樂紀念品。在辦公室里的咖啡臺上放著一個經典的可口可樂瓶。還有一個用人造熒光樹脂圍起來的棒球手套。沙發的一邊,掛著沃倫1952年1月在DALE CARNEGIES完成公共演講課程的證書。一輛WELLS FARGO馬車放在書架頂上,車頭朝西。還有就是,巴菲特的投資合股企業旗下所有的《奧哈馬太陽報》在1973年獲得的普利策獎。書和報紙散落在房間里。家人和朋友照片放在書櫃和一張靠牆的桌子上面,在桌子旁邊的地上放著一個柜子,而不是電腦。在桌子後面、巴菲特頭頂上方的牆上,掛著一幅巴菲特父親的肖像,正對著每個進入房間的人。
窗外,奧哈馬晚春的清晨景色怡人,但是褐色的木製百葉窗窗門緊閉,遮蔽了滿簾春色。衝著桌子方向播放的電視被調到CNBC。雖然電視沒有聲音,但屏幕最下方滾動的文字全天都在滿足巴菲特的新聞需求。有好幾年,令巴菲特高興的是,裡面播放的新聞經常都與他有關。
然而實際上,只有廖廖數人非常瞭解巴菲特。我和他相識了6年,一開始,我的身份是研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的金融分析師。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之間建立了友誼。但如今,我依然要更好的去認識他、瞭解他。我們坐在沃倫的辦公室里的原因是,他不打算自己動手寫一本書。他反覆說道:“你會幹得比我更好,愛麗斯。我很高興是你來寫這本書,而不是我。”這個時候,他的眉毛會隨著話語的停頓而不由自主的聳動。他之所以這麼說的原因之後會水落石出。話語之間,我們開始從最接近他內心的東西聊起。
“沃倫,這念頭到底怎麼形成的?對賺錢竟會如此的在意?”
他的眼神望向遠處,看了一會兒,腦中思緒萬千:跳躍、搜尋那些儲存在大腦中的記憶。然後,沃倫開始講他的故事:“巴爾扎克說,每一筆財富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樁罪惡 ,但伯克希爾決非如此。”
他從椅子上躍起,收回思緒,幾大步跨過房間。落身坐進一把金芥末色的扶手椅子,他身子前傾,那神情不像一位72歲的金融家,更像是一個炫耀初戀的少年。如何詮釋這個故事,要採訪其他哪些人,內容要寫些什麼:這本書由我全權構思。巴菲特詳盡的談論了人類天性和記憶力的脆弱,然後說到:“當我的觀點和他人不同的時候,無論何時,愛麗斯,選用不太討巧的那個觀點。”
巴菲特給我上了很多課,其中最精彩的一些僅僅緣自於對巴菲特的觀察。第一堂課就是:以謙卑屈人之兵。
最後看來,沒有太多理由不選擇那個不太討人喜歡的觀點——但是,當我這麼做的時候,通常原因是因為人類的本性而非脆弱的記憶力。這類事情中有一件事發生在1999年的太陽谷(Sun Valley)。
兩難抉擇 1985 年對於巴菲特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頭。當巴菲特把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出售給菲利普·莫裡斯時,僅僅這一支股票就為伯克希爾公司賺回了3.32億美元的收入,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著名財富雜誌《福布斯》也開始了對於巴菲特的關註,在福布斯列出的世界400首富名單中,就有巴菲特的名字,當時,想要進入《福布斯》的財富名單,意味著你的身價必須要在1.5億美元以上,但巴菲特就做到了,那時的他只有55歲,能在55歲就成為億萬富翁,這的確不簡單,而且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億萬富翁都有進入財富榜單的實力 — 14個人中只有1個人才能有這樣的幸運,從這個角度來講,巴菲特的經濟頭腦絕對不一般!究竟是什麼讓巴菲特有如此神奇的魔力?也許把他小時候最喜歡讀的書改名為《賺到百萬美金的1000種方法》更能解釋這個現象,但是在巴菲特童年的幻想中,積累財富這些和金錢有關的話題從來沒有出現在他的心愿中。
在伯克希爾-哈撒爾公司剛剛上市的時候,股票的票麵價值只有7.50美元,但是現在,在巴菲特的領導下,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發生了質一般的飛躍,每支股票飆升到了2000美元!儘管如此,巴菲特並沒有因為公司規模,特別是資金規模的急速擴大而選擇把公司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公司,他認為那樣的話,公司需要額外支付一筆經紀人費用,當然,巴菲特的這個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樣的伯克希爾公司更像是一個俱樂部性質的集合體,過高的股價也讓人們把全部的註意力都集中在了伯克希爾公司上。
隨著伯克希爾-哈撒爾公司在金融界受到的關註累日劇增,巴菲特也開始在業界聲名鵲起。現在當他走進一個投資者聚集的大廳時,人們的註意力將瞬間集中在這位55歲的富豪身上。對於美國廣播公司的收購的確改變了巴菲特的生活,大屏幕也不再是巴菲特遙不可及的事物,在著名的美國肥皂劇編劇阿涅斯·尼克遜(Agnes Nixon)的勸說下,巴菲特在後者導演的劇集中過了一把演員癮。巴菲特和尼克遜的相識是在墨菲的飯桌上,席間,他接到了尼克遜的邀請,在《愛情》一片中出任角色。一般情況下,那些身為首席執行官的大人物們對於這種客串是避之而不及的,但是巴菲特並沒有這樣做,他很喜歡自己在銀幕上的處子秀,最後在工會劇組為他結帳後,巴菲特並沒有兌現那張支票,而是把支票和劇照裝裱起來放在辦公室里留作紀念。對於化妝和演出的興趣也許就是巴菲特性格裡的一部分,後來某次在朋友的宴會上,巴菲特還扮成了美國搖滾樂靈魂人物“貓王”的模樣。在出席時任美國總統里根組織的一個晚宴時,巴菲特更是盡顯高校本色繫上了黑色領結,帶著小女兒蘇珊一同出席,當時出席這個晚宴的還包括著名影星西爾維斯特·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世界知名時裝設計師唐娜·凱倫(Donna Karan)等人,而且這兩個人還與巴菲特同桌就餐。
在出席奧斯卡頒獎禮時,巴菲特戴上了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的同居女友阿斯特麗德·蒙克斯,當時阿斯特麗德穿了一件看上去是從舊貨店裡淘來的禮服,但她並不認為這樣做有什麼寒酸,依然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在頒獎禮結束後,巴菲特和著名的鄉村音樂女歌手多莉·帕頓(Dolly Parton)共進晚餐,後者給巴菲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巴菲特認為帕頓既可愛又討人喜歡,但是巴菲特卻沒有讓自己在帕頓心中留下濃重的一筆,要知道之前面對很多女性,巴菲特都能輕鬆在異性面前留給對方很好的印象。
在參加凱瑟琳·格雷厄姆舉辦的宴會裡,巴菲特的位置總是會被安放在當晚兩位最重要或者是最有意思的兩位女性中間,這樣,他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語言上的天賦,但是巴菲特從來沒有發掘出對於諸如天氣、體育這些閑談話題的使用能力,為了引入正題而之前所作的鋪墊對於巴菲特來說是一種考驗,因為在他眼中,這往往就是一件浪費時間、很無聊的事情。
“事實就是這樣,難道不是嗎?吃飯的時候,你身邊坐了兩個從來沒有碰過面的人,而且以後也不會再碰面,這種感覺肯定會很奇怪,很壓抑!不管這個人叫什麼,什麼帕里寶貝、天使馬萊拉,還是公主迪伊,凱瑟琳總是能從對方的身上找到她所欣賞的地方,但是面對她們我從來找不到可以聊天的話題,和公主迪伊溝通可沒有和多莉·帕頓交流那樣有趣,面對她,我說些什麼呢?‘查克怎麼樣?城堡區又有什麼新消息傳出來了麽?’”巴菲特抱怨道。
生活在1987那個時代的億萬富翁總需要性格中有點冷酷的味道,巴菲特就是這樣,前進的時候他不再依賴凱瑟琳·格雷厄姆的鼓勵,後者在出席活動的時候也不再需要巴菲特的“護送”,兩人之間的感情也慢慢淡了下來。但美國權貴們對於凱瑟琳的熱衷度並沒有減少,這很大程度上要牽扯到另外一個人 — 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