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306 6
2011-12-09
今年宏观调控见效的根源在于外需萎缩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1年12月09日 11:33
无论是外汇占款规模变化,还是楼市车市销售形势,都提示我们,今年宏观调控见效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外需自三季度至今的急剧萎缩。
  【财经网】徐斌 11月份的CPI和PPI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严厉的宏观调控已经见效,但回顾今年前11月数据和经济现象,我们会发现,今年宏观调控见效,外需萎缩,可能还是主要因素。
  12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注:11月CPI涨幅创年内新低)。而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7%,环比下降0.7%。单从降幅上看,PPI降幅更能显示出中国宏观调控效果。显然,无论物价还是工业增加值,已经开始进入下跌通道。
  今年的货币数量紧缩政策,按北大教授宋国青说法,是近三十年来最严厉的一次。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明显降温是在三季度开始,确切说是从7月份开始。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上半年数量紧缩固然严厉,但外需旺盛,国内企业依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资金,结果对冲掉国内数量紧缩的效果,其突出表现就是外汇占款持续膨胀,导致今年上半年,中国央行每月上调准备金率,强行回笼流动性。货币数量紧缩效果不彰,在今年6月份煤电行业冲突中可窥一斑。
  而三季度开始,全球经济风云突变,欧债危机引发的欧美金融系统的信用紧缩,导致中国经济外需急剧萎缩。如果按出口增幅看,中国出口实际上在4月份就开始下滑,8月份似乎有所回升,但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出口增幅还是下滑。三季度欧美金融系统信用大幅紧缩,和2008年下半年雷曼兄弟倒闭引发金融信用紧缩完全一致。结果在10月份可以看到东部沿海地下钱庄资金链断裂。如果单单国内数量紧缩政策,民间金融系统还能吃得消,但内外紧缩夹击,高负债率的民企老板资金链断裂,几乎是逃不掉的宿命。
  外需萎缩,突出表现就是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2008年1月份至今三年多来的首次负增长!而根据央行7月份停止今年每月上调准备金率惯例动作看,实际上7月份中国资金净流入的态势就停滞了。否则央行在遏制流动性方面,不可能这么轻易罢手。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数量紧缩效果不彰,更多体现在楼市车市销售形势上。在2008年7月份之前,中国楼市和车市同比负增长已经持续三个季度,然后才看到物价和宏观经济数据一起跳水。而今年在楼市车市销售仅仅同比负增长两个月后,就看到通胀势头遏制住的迹象,说明外需是今年中国宏观调控见效的主要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9 18:42:13
欧洲的经济形势对世界的震荡是相当大的,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0 05:58:59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0 09:09:17
世界的震荡是相当大的,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1 11:27:57
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怎么传导到实体经济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1 11:28:39
银行印钞票不就没问题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