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糊群决策中,模糊数的排序是多属性群决策中一个非常关键的一步,几乎所有的多属性群决策到最后都转化到模糊数的排序。因此模糊数的排序一直是一个热门课题。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也相继出现了很多的模糊数排序方法,李荣钧 在其专著中分两类——密度型和质量型分别介绍了当今主流排序方法,同时指出没有一个统一的认为好的方法,甚至于可能出现同一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由于模糊三角数和模糊梯形数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模糊数,所以最近关于模糊三角数的排序相继提出,如Mohammad Modarres and Soheil Sadi-Nezhad(2001)提出了特别适合三角数排序的方法 ,L.-H. CHEN and H.-W. LU(2002)提出一个只需要知道三角数边界无需知道隶属函数的模糊数排序方法 ;1983年,Murakami等提出运用模糊数质心横坐标的大小来对模糊数去模糊,1998年,cheng 提出综合考虑模糊函数质心到原点的距离来去模糊,Ta-Chung Chu 在2002提出运用质心横、竖坐标乘积大小比较模糊数 ;Ling-Show Chen,Ching-Hsue Cheng(2005)则在前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隶属函数和隶属函数的反函数的均差和标准差得到一种新的排序方法 。我国学者徐泽水 (2002,2004)姜艳萍,樊治平 (2002)等通过定义比较函数得到模糊数的互补判断矩阵再运用经典模糊数排序方法排序。侯福均,吴祈宗 则提出了关于混合模糊数的排序方法。由于至今没有一个人能说所给的排序方法适合所有的模糊数排序,且模糊数排序方法多且杂,从而带来了排序方法的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