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4 2
2011-12-11
李晓鹏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洗洗更健康”。把前十年积累起来的泡沫洗掉了,经济才能更健康的发展。我想这原本应该是常识。但总是有人担心,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如果破灭了,会不会走日本当年泡沫破灭,然后近20年经济零增长的老路?
  
  2010年,我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正好前日本央行的驻华代表也来这里学习,跟我一个班。他在中国呆了很多年,专门负责搜集中国的经济情报向日本报告。我专门就这个问题向他请教: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
  
  他很肯定的告诉我:“不会。”
  
  日本1989、90年的经济泡沫,他是亲身经历的,而且搞的就是金融。他告诉我,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只能叫过热,跟日本当年的那种疯狂比起来还差的很远。中国这一轮从2003年至今的房地产价格高涨,不应该跟日本的90年那一次比,而应该跟70年前后的那一次比。
  
  70年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仍然继续保持了接近20年的高速增长。
  
  为将中国的经济增长阶段与过去的日本进行比较,首先来看一下人均收入的水平。目前中国约为3500美元,日本在1970年的人均收入也是3500美元。从实际增长率来看,中国过去10年(2001~20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9.9%,与日本1963年到1973年的平均增长率一样差不多(9.3%)。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现在农业的比重占了11%,跟日本1963年的比例差不多;从城市人口的比重来看,中国的城市人口占了45%,也跟日本1963年的比重差不多。也就是说,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在人居收入和经济增长率相当于日本1970年代初期的水平,但是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还要低那么十来年。
  
  所以说,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中国现在经济成长的空间还很大。中国的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还有很多很穷的农村,有很多人买不起房子,还有各种非住房的需求的得不到满足。这种需求的潜力还大得很。
  
  只要我们自己不把自己搞乱,自然会有想赚钱的企业家来搞生产、搞实业,生产出好商品出来卖出去,劳动者挣到了工资也就能买得起。中国这么大个市场,内部循环就可以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日本在1990年的股市和房市崩溃,早在好几年前经济增长就已经放缓了,农业的比重很低,产业结构充分现代化了。所以它的经济后来发展不起来,不是房子价格下跌的原因,是本来它的经济就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了。它那么小个地方,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单位土地经济产出世界第一了。再要增长就很困难了。
  
  这才是日本所谓“失去的十年”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这个根本原因,房子价格跌的再狠,经济也照样可以持续健康发展。
  
  外界,尤其是中国,把日本的泡沫经济的影响夸得太大。其实日本人民过去二十年生活得幸福得很,GDP增速为0,无非就是在外国人面前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他们自己并不怎么在乎这个。因为他们已经足够有钱了。一个社会整体上都很有钱,贫富差距小,社会福利高,大部分人就不会热衷于去促进经济增长了,这是很正常的。
  
  中国人现在里日本1990年的收入水平还差得很远。人民群众都还削尖了脑袋想要赚钱,赚了钱就想着提高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水平,而且产业发展还很落后,不存在技术上的瓶颈制约。
  
  这种情况下,房地产泡沫崩溃是大好事,让那些想赚钱的人都把聪明才智放到实业上去,去生产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新产品,不会像前几年一样一窝蜂的跑去炒房子炒股票。那些东西不产生实际的价值,就是一种掠夺,把房子(本质是土地)的价格炒高了,然后掠夺那些必须要占用这块土地生存、生活、生产的人的钱。
  
  至于房地产转嫁给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国现在的金融系统可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一点都不用担心。中国人买房子,哪怕是前几年最疯狂政策最宽松的时候,首付比例也是最低20%,大部分要付30%。像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日本1990年前,直接就0首付或者接近0首付。那才叫银行风险。中国现在家庭房地产贷款占GDP的比例,相当于日本1990年的多少?才30%!还差得远的很,有什么金融风险?
  
  我们必须要把银行亏本跟金融系统风险区分看来。
  
  银监会说的是:房价下跌40%,银行不会亏本。我估计这是保守的说法,它要给自己留余地。前证监会主席刘明康说的,房价下跌60%才会亏损,可能更接近银行内部估算的真实水平。
  
  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亏本很正常,前几年经济过热的时候赚的有点太多了,银行系统的工资嗖嗖嗖的往上涨,现在亏一点,过几年苦日子,年终奖少发一点,没什么不好。只要没把老本亏掉,以后还可以赚回来。它绝不代表会出现金融风险。
  
  所以要说什么房地产绑架金融,起码等房价下降80%再说也不迟。当然,至于它会不会降80%,那另外说。
  
  总之就是,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我们的企业家和投资者,完全不要担心房价下跌的问题。不能看到房价跌一点就害怕了,害怕出现经济衰退和大规模的失业;企业家也不敢投资了,想着到国外买房子规避风险了。这是非常错误的。
  
  相反,手头拿着钱,正好是抄底的好时机。不过不是抄房价的底,是抄竞争对手的底。他们前几年把挣的钱都拿去贷款炒房了,现在房价一紧缩,还不起钱了,只能低价把企业卖掉。
  
  这个时候前几年保持头脑冷静专心搞实业的企业家,就可以拿着现金去买便宜货了。不要害怕,该出手时就出手,中国经济一定会保持健康快速增长,你现在买回来的企业资产,肯定可以用来赚大钱。
  
  要记住巴菲特的忠告:“在被人贪婪的时候恐慌,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贪婪。”巴菲特买股票就是长期持有,所以跟我们去收购同行的机器厂房技术是一回事。现在正是有很多企业家恐慌的时候,你要是前几年没有贪婪,现在就是贪婪的时候到了。
  
  不过不要去买股票,我说的是实业资产——你一定要买你自己能控制得了的资产,控制不了的资产,再便宜的时候买,都是负担。
  
  所以,有些炒房的、放高利贷的、借高利贷的,跑路的跑路、跳楼的跳楼,各凭本事,这种现象很好。它会让经济资源往那些踏踏实实经营实业、专注于本行业经营的优秀的企业家手里面集中。这些投资者失败了,它们的销售渠道、机器设备、技术工人,就会落到优秀的企业家手里。
  
  这就是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不管是中央ZF,还是地方ZF,都不应该去干预。尤其是地方ZF,你现在去出手救炒房的,大型国有银行不会听话,听话的只有地方银行。最后全国房子价格下降,就会把地方财政和地方银行的钱套在里边。那个时候就知道头痛了。还不如现在多支持一些企业收购,给中小企业减税,多搞点招商引资,等实业企业成长壮大了,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收入自然会把丢掉的卖掉的钱给补回来。虽然看起来量不大,但这是细水长流,越流越多。土地是卖一点少一点,越卖越少。
  
  虽然这一轮房产泡沫中国可以安稳度过。但是,也要提出警告,中国ZF如果跟当年日本ZF一样,过去了就觉得没事了,又对房地产放松信贷,把现在这些措施给停止了,购买二套房三套房又可以贷款了。那么下一次真的1990年就不远了。
  
  至于为什么必须永远的制度性的禁止非自住型购房从银行获得贷款,我专门做了很详细的论证,不是针对这一次房地产投资的,而是从房地产市场的本质来说的。可以参考我的博文:《从权利合理划分的角度分析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问题》
  
  ————————————————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 李晓鹏
  邮件:xiaopeng_li@hks.harvard.edu
  个人财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319943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5 23:20:11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事实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房价降下,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可以买房到手,带来的会是家电家具、装饰装修、物业及其他服务,乃至汽车、旅游等消费需求的巨量释放,仅仅家电需求释放一块乐观估计将超过家电下乡的需求量,而这将带动精品钢材需求释放------。
记得02年的时候我装修及居家采用冰箱、空调、洗衣机、洗碗机、电热水器、木地板、床及其用品、窗帘及其用品等等消费超过房价,
为什么没有学者专家关注这方面的因素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3:27:4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