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这么长的一段路,现在差不多走到终点了。看看身边的人,发现在8月和11月底这两个时期最多人会选择退缩。终究其原因,前者可能是因为一点恒心也没有,不肯踏实地走出第一步;走到11月的人,肯定都已经付出了很多,但是后者可能是因为感觉前期复习不够,产生了“前路茫茫”的灰心情绪。
现在看了很多备战冲刺的资料,都把心态放在了第一位。下面是我看龚冬保老师说的话“数学内容多且难,越到临考时,心情紧张,就会越觉得没底。其实,年年的考研题出来后,大家才知道并不难!几乎人人都有考100分的实力(至少有105分以上的题在冷静的情形下是能做的)。”
其实自己一直走来,我都觉得数学复习进度会很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情,到了11月底,就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数学复习得不怎么样,所以才会对整个前景灰心而松懈。其实我整个复习过程也是不断和“数学”进行思想斗争,慢慢摸索中,我学会了不会想我还有多少多少不会,因为我明白,我不是也不必拿满分,不要给压力自己。我会不断告诉自己“考试的时候把做过的题型都做对,把基础题都做对就成功了”,复习过程一定要稳打稳扎,每做一题牢牢掌握一题,考试的时候做完掌握的题目就可以啦,做对60%就有90分,做对80%就有120分。自己以前数学学得不好,自认也是没有什么数学头脑的人,平时,的确对着很多数学题都觉得不会做——我自己的经验是要扬长避短,就是我会重点攻克一些常见题型,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把真题的解题方法一个一个地掌握,掌握1分得1分。现在做题,会觉得很多题目都时曾相识。其他科目也是一样,甚至做人做事也是要稳打稳扎。
复习了这么久,有疲劳情绪很正常啊,应该是绝大部分人都有的。我自己坐在教室复习的时候,我也会不断产生一些“去上一下网”那样的小情绪。其实想来,每天的确很多东西可以去做,也不一定说某件事就一定是错的——但是事情要分轻重。的确,有时候不断给自己偷懒的借口,好比说“出去买点生活用品”,看似也没啥错。但是,自己一定要分清楚那个才是第一关键要做的事情,有时候我出现偷懒情绪想不走去教室的时候,我会咬咬牙,还是去自修吧。不要给自己任何松懈的理由,毕竟现在剩下的只有20来天。20天,放下所有,抛弃一切,付出一切,可以换来以后一生(最少几年内)美好,有什么比这个还划算的事情呢!?可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说不出的困难,但是,什么都是都应该咬住牙关顶过去。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稳定心态和坚持。
我每天都要不断提醒自己稳定心态和坚持。虽然……虽然,虽然其实我觉得自己现在距离人大还有一段距离,前面的路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多知识都没有掌握,我知道以今天的复习程度不能考上人大,但是,我不放弃,我会尽力,“做到最好!”。之前已经把QQ签名改成“做到最好!”,我不断对自己说,剩下的路,要做到最好——不管前面的路走得怎么样,好也罢,不好也罢,那都已经过去。剩下最后的一段路,一定要全力最到最好。哪一个人开始的时候不是雄心壮志的?还记得自己开始的时候说了多少“豪言”么?考不考得上理想学校是另外一回事情,但是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尽全力完成自己要做的这一件事情吧,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承诺的兑现,这是一种自己的做人做事的方式,不要简单地说放下就放下,因为放下的不仅仅是剩下的20多天。对得起自己,不要以后沦落到自己怪责自己的地步。
“做到最好!”走到最后,我相信,成绩总会取得的(考上最好,或者考不上原校需要调剂的),就算赢不到理想的成绩,也是赢了自己——千外不要把自己也输掉。本文写给和我的并肩作战的两个战友看,也是写给自己看。前面的路我们已经付出这么多,看看前路倒下的人,坚持到今天的我们都是“了不起”的了;剩下的路大家要更加咬住牙关。祝愿我们大家考上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