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83 0
2011-12-12
中国地方ZF“卖地难” 英国《金融时报》 拉胡尔•雅各布 广州报道

广州市ZF的卖地计划“卡住了”。上月,广州市ZF不得不四度取消或大幅压缩土地拍卖计划,原因是资金吃紧的民营开发商对中央ZF一连串抑制房价的措施感到不安。

“两周内取消了32幅地块的拍卖,这样的情形在广州可谓史无前例。”当地学者彭澎表示。今年头9个月,广州市ZF的卖地收入仅为140亿元人民币(合22亿美元),与500亿元人民币的全年目标相距遥远。去年全年的卖地收入为455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卖地通常占到地方ZF收入的40%左右。市、县两级ZF要依靠地方ZF收入开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对中国各个城市的ZF来说,卖地难将催生更庞大的债务,地方上也会因此少建许多火车站、机场、乃至歌剧院。
对中国整体经济来说,这个问题就更加危急:中国依赖大型投资项目维持和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9.1%)。如果卖地难的趋势持续下去,中国的GDP增长将会放缓,接受土地作为抵押品、向地方ZF发放贷款的银行可能背负坏账。

上周,广东省ZF有史以来第一次发布了该省地方ZF性债务余额。截至去年底,广东省、市、县三级地方ZF的债务余额为7502亿元人民币。
庞大的债务规模震惊了当地官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讲到:“有的地方ZF只讲政绩不讲经济,有的官员只顾上项目,甚至搞政绩工程,这一届拼命借钱,还钱的事都留给下一届。”
中国ZF表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地方ZF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人民币。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表示,中国地方ZF债务问题的规模已赶上美国的次贷危机。这些债务中不良贷款的比重可能多达30%,不过,中国基本上不披露有关不良贷款规模的详细情况。
其他经济学家则比较乐观。瑞银(UBS)的汪涛表示,就算地方ZF债务占到中国GDP的30%,也仍是可控的,因为中国国内的储蓄非常庞大,而且还可以卖掉资产抵债。她表示:“即便占GDP 30%的地方ZF债务全部违约,未来一两年内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广州及其它各个市ZF面临的问题是,它们必须向中央上缴一大部分增值税及其它税收收入,并且必须自掏腰包支持大型建设项目。许多专家称,这种情形导致地方ZF过度依赖卖地收入。2010年广州市全年税收收入为3380亿元人民币,其中2100亿元人民币上缴中央。
中山大学的林江教授表示:“中央ZF和地方ZF的关系好像是父子,地方ZF在财政上没有完全独立于中央ZF。”
他表示,中央ZF抑制房价、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决定让地方ZF“非常困惑”。
中国内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万科集团(Vanke)的总裁郁亮11月底表示,2012年万科在买地方面会谨慎行事。里昂证券(CLSA)分析师王艳(Nicole Wong)表示,由于新楼盘销量下降,中国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目前在资金方面都很紧张,就算他们想买地也无力竞购。
这种状况若持续下去,将会有更多开发商采取观望态度,地方ZF的财政将受到重大冲击。
广东省在11月下半月成功发行了总额69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债,其预算吃紧的形势稍稍缓解了一些。这次发行属于地方债试点项目,中央ZF自1994年以来首次允许上海、深圳等地方ZF发债。
不过,就近期而言,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步伐很可能会放缓。在广州,与2010年11月亚运会相关的庞大开支,以及一座造价13.8亿元人民币的新潮歌剧院,已让当地人肉痛不已。
林江教授直言不讳地说,广州市已拨出3000亿元人民币,计划在未来10年将市郊的南沙区打造为世界级城市。“这3000亿元从哪里来?”他问道。“不会来自税收,显然只能来自卖地。”
Zhou Ping广州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