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85 1
2011-12-13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ZF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应对衰退;而从2009年开始,关于危机是否已经结束、稳步复苏是否已经到来,相关的误判和争论不绝于耳。在短期的指标波动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会采取哪些长期措施,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对于上述问题,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任弗雷德·伯格斯滕近期的一篇演讲视角独特,《财经国家周刊》将其挑选出来,摘要翻译给国内读者。

  过去半个世纪,美国经济急速融入了全球化进程。超过一半的石油消费来自进口,国内500强企业一半收入来自国际业务,ZF债务中外债比例达到50%。危机前的美国经济得益于全球经济的繁荣,而今其复苏也需要放在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下理解,并据此探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美国的两难

  从过去半个世纪经验看,美国从全球化中受益有三:首先,进口增加有利于压低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消费者则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其次,出口增长有利于国内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员工工资借此提升15%~20%。第三,全球竞争刺激生产率提高,改善经济增长潜力。当然,全球化对美国也有不利影响。进口增加造成每年约50万劳工失业,使得他们不得不接受更低的工资。通过估算,我发现美国全球化的成本大概是收益的二十分之一,因此是利大于弊的。通过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美国经济必将受益良多。

  然而,全球化意味着美国的繁荣与稳定将愈发依赖外部发展。不幸的是,我们并未认识到这种依赖关系,导致经济抗风险能力不断下降。在经历了30年巨额贸易逆差后,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负债国,总负债高达23万亿美元。

  而且美国的全球竞争力正在下降。首先,由于储蓄不足无法满足投资融资需求,我们每年需要向其他国家借款5000亿美元。其次,我们的基础设施已经不再是世界先进水平,很多地方甚至非常简陋。第三,尽管过去半个世纪科技创新显著推动了技术进步,但目前ZF在这方面的资金支持严重滞后。第四,由于美元汇率长期被高估,出口商品竞争力较低,导致常年对外贸易逆差。

  在全球经济政策的谈判和制定中,美国的影响力也在减弱。美国产出占全球比重从二战后的50%降至今天的20%,贸易总额占比更低。尽管美元目前仍是全球最重要的结算货币,但欧元和人民币已经对美元地位提出挑战。未来十到二十年里,中国将成为影响全球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美国当前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对全球经济的依赖程度持续提高;另一方面,影响全球经济走势的能力却在迅速下降。

  全球经济两级分化

  未来新的经济格局将对美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这对于复苏中的美国经济意味着什么呢?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清新世纪全球经济形势。同20世纪相比,全球经济增长热点发生了巨大变化。事实上,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形势都非常糟糕,而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保持高速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两极分化。

  我们主要贸易伙伴的情况甚至更差。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泥潭。十年前欧元成功诞生,对美元地位提出挑战,但是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本身存在不稳定性。尽管实现了货币一体化,却没有形成经济联盟,导致结构性政策协调机制的缺失,经济管理机构也无法发挥作用。美国次贷危机后,这一矛盾全面爆发,威胁到欧元区的稳定,成为全球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由于缺乏转移支付机制,德国不得不援助债务危机国,并要求其削减财政赤字,改革银行体系,以遏制危机的深化。就目前的救助措施来看,欧盟正逐步走向财政一体化,并且通过建立欧洲货币基金来援助和规范债务危机国。我相信经历危机后的欧盟和欧元将更为强大,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更彻底的债务重组,导致其短期经济增长乏力。因此在未来几年内,美国和全球经济很难从欧洲得到帮助。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情况更为糟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金融泡沫破裂,日本经历了二十年的通货紧缩。不仅如此,日本的老龄化问题严重,到本世纪中叶,其工作人口和退休人口比例将达到1:1。因此,美国和全球经济同样很难从日本得到帮助。

  幸运的是,目前新兴市场国家正在繁荣发展。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发展中国家总产出占比已经达到50%,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75%。未来十年,新兴国家全球份额将至少达到三分之二。尤其是中国,未来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其经济增速出现短暂下滑,但良好的财政状况使其具备较大操作空间。伴随财政刺激计划的实施,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强劲。

  新兴国家目前的主要挑战,在于限制扩张以防止通货膨胀深化;但如果紧缩政策力度过大,则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冲击。不过我相信,这些国家能够控制助其经济扩张速度并避免陷入衰退。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新兴国家发展变化,通过制定适当的贸易政策保证经济稳健增长。

  提振就业和出口

  美国国内经济当前面临两难困局。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且失业率高企,需要大规模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财政赤字和债务总额却快速上升,这限制扩张性政策实施。处理这一困局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相组合,一种是通过财政措施提振信心,但为避免影响经济增长应把握实施的节奏。

  然而,美国经济目前还存在结构性问题。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通过负债消费、房价高企、ZF赤字和宽松货币四个渠道使得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上述途径对经济推动作用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我们必须重新平衡美国经济,并使其回到可持续增长路径。为实现充分就业,我们需要在未来几年中保持3%甚至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而这需要大规模扩张出口的同时减少贸易赤字。为扩大出口规模,我们需要增加私人投资以增强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美国需要至少保持十年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

    奥巴马总统给出5年内出口总额翻番的目标,但我认为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在2020年实现出口份额占比翻番,也就是说从目前的10%升至20%。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消除贸易赤字,从而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尽管很多人认为美国经济复苏需要制造业的拉动,但我认为大力出口服务业才是美国未来平衡经常账户的核心。美国的服务业相当发达,服务贸易常年顺差且绝对量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大力出口服务业有助于平衡经常账户逆差。除此之外,美元贬值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也有利于美国平衡国际收支。





作者: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主任 弗雷德·伯格斯滕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1年12月12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3 10:50:02
拭目以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