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389 13
2011-12-14
最近一直在思考中国货币发行与经济增长问题
1每年M2保持15%以上的增长,在极端情况下一个国家什么事儿都不干,把这些钱分给大家,经济也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吧,货币摆在那里,可是现在才8%,还要保8,怎么理解呢?
2货币发行是不是跟吸毒一样,一旦经济发展染上了依靠货币超发来发展的毒瘾,是不是就戒不掉了? 感觉中国现在就很像,过去10年货币超发太多了,现在稍微降下来,实体经济就吃不消了,比如要过去的2011年。这样是可以持续的吗?
希望明白的人指教一下,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4 10:41:39
这里面还有国家在玩土地空转,滚动开发的把戏,其实还有更多的把戏,你都不知道而已,中国的金融部门是依附于ZF机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4 10:55:43
货币发行量增速略大于实际经济增速,是在经济上升周期中的一种通常做法,目的是为了润滑经济增长,使之发展得更为顺利。举个微观易懂的例子,就好比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支持,在初期阶段贷款的数量一般要大于企业的净收入,但却是企业在初创阶段必须得到的资金支持,这些钱不是当即就要还,而是延后到企业利润大幅增长的阶段。如果把国家比作一家大的企业,那么货币增发就好比信贷融资支持。是否增发,增发速度为多少,取决于国家对于国民经济走势的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4 11:08:22
另外一方面,货币增发速度大于经济增速,也说明有意通过这种增发达到“自我融资”的杠杆作用,促进经济更快地发展,这一点在我国对于投资的偏好上可见一斑。而在经济增长进入相对平缓期,经济增长的重心是质量而非速度时,是否还要维持如此的货币投放速度,就值得商榷了。在经济增长迅速时,可以靠后几年的经济迅速增长来冲销货币增发带来的通货膨胀效应,使物价的上涨不至于过于明显。而在经济增速放缓后,这种冲销能力就会显著下降,这时货币增发的通货膨胀效应就会显现出来,物价开始轮番上涨。所以,由于“信贷刺激”的滞后性,应该在经济增速下降真正到来之前就为货币增发“踩刹车”,而目前没有这么做,反映了我们对于经济前景预期可能过于乐观了,尽管这有惯性思维的因素在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4 11:11:59
楼主的思考方式很好,能从细节中看出问题,而这往往也是揭开经济现象症结的钥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4 11:26:12
其实现在的问题在于经济结构,高层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但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是几个人思想转变就可以影响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需要民众的整体思维方式进行扭转,包括控制和降低由于前几年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欲望过度膨胀,以及思考新条件下更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把经济增长从重数量重利润转变到重质量、重效益上来。这往往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人群心理的扭转需要“负效用”事件进行“矫枉过正”,比如经济危机、失业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左右政策的力量最终来自于民众,政策的不匹配、各种比照性的衰退、滞胀就有可能出现。也只有通过这个过程,逐渐改变人们的心理预期和思考行为方式,经济增长才会步入新的良性轨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