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社会全社会要形成什么意识【
2018
公务员申论热点法治社会呼唤公共空间意识】
近年来,有关国人出行素质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法教育源远流长,客随主便、入乡随俗观念深入人心。然而随着出境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国人在被许多国家当成“世界金主”竞相延揽的同时,也因一些旅游陋习遭到舆论谴责和民众吐槽,中国人俨然成为不文明的代名词。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出境人数的迅猛增长、国民素质整体不高以及某些媒体的过度放大等都有一定关系,但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国人公共空间意识的严重缺失。
深度解析
[内涵]所谓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体育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共绿地以及公共图书馆等,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公共资源。
公共空间意识则是指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范围、功能、权属等
的思想观念和心理认知。不同民族和文化构成不同的公共空间意识,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崇尚个人自由和个利,公共空间意识强烈。而东方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对于个人自由和个利不太重视,加之传统文化、民族性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