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金融时报》12月12日认为,由于欧美经济不景气,人们将世界经济的希望寄托于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中国经济也就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决定意义","问题只是,那里的数据有时呈现谜团,让人捉摸不透。"
该报举例说,中国官方公布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德国商业银行驻伦敦新兴市场研究主管甘斯克(Michael Ganske)则认为实际上大约6%,因为个别经济领域没有算进去。此外,央行公布地方ZF无法偿还的债务为13%,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个估计过低,瑞银(UBS)经济学家王涛估计在20到30%之间。中国的经济数据不能成为“真正的专家数据”,“这并非个别例子”。大部分经济数据只在与上一年同期相比,而不像西方通行的那样在与上月相比较,因此很少说明最新发展趋势。 该报指出,一些数据的获得速度也值得注意。比如产量的数字在下一个月的开头几天就已经有了,对一个规模像洲一样大的国家,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国内生产总值也类似。甘斯克(Michael Ganske)说,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中国还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很多数据就在中央。其他观察家则认为是粗略估计甚或是人为操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