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weilihong在2005-4-8 16:55:57的发言: “Lf1”+“Bm-R1”
“Bm”+“Lf1-R1” (1)
价格上涨之后对R1的购买就减少。也就是用于对R的购买的货币相应的减少,也就是Bm-R1减少了,平衡应该向左移。
1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先看一个真实的化学反应:
CO + H2O
H2 + CO2
为了便于对比,稍微改动一下写法:
“(CO)”+“H2-O”
“H2”+“(CO)-O”
与下面经济学反应的形式进行比较:
“Lf”+“Bm-R”
“Bm”+“Lf-R”
显然自由态的“H2”同束缚在分子式“H2-O”中的“H2”是不同的。
同样自由态的货币“Bm”同经济学分子式“Bm-R”中的“Bm”也是不同的。
因此对于处于平衡态的该经济学反应,当商品“Lf-R”的价格上涨后,除了自由态的货币“Bm”的数量,其他三个经济学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并没有马上变化。由于:
自由态的货币“Bm”的数量=自由态货币“Bm”的总币值 ÷ 商品“Lf-R”的价格
因此当商品“Lf-R”的价格上涨后,自由态的货币“Bm”的数量是减少的,使得原经济学反应平衡被打破,因此使得平衡向右移动。
2
对于价格的概念,这里理解为对经济学结合物“Bm-R”、“Lf-R”中经济学键“-”强弱的度量。
在化学中单个原子没有化学键的,只有原子和原子之间才能形成化学键。
同样,在这里单个经济学“原子”Lf、Bm、R也是没有经济学键的,只有这些经济学“原子”相互间才能形成经济学键,也才有价格。对于自由态的自然资源R,显然也是没有价格的,只有自然资源R同社会中某个人、组织或国家(这里是用劳动力Lf来体现的)形成经济学键后(即被稳定控制,例如形成了所有权)才有该经济学结合物的价格,而并不是单个R的价格。
不知是否说清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8 23:29:0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