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200 1
2006-12-26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500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FONT color=#ffcc00 size=7>大学生常见择业困惑解析</FONT></TD></TR>
<TR>
<TD align=middle></TD></TR>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40><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FONT></FONT></TD></TR>
<TR>
<TD align=middle><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TD></TR>
<TR>
<TD  align=middle><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TD></TR>
<TR>
<TD ><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TD></TR>
<TR>
<TD>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原本属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强势群体、天之骄子——大学生们正普遍遭遇求职危机。  </FONT><FONT color=#0000ff size=4>  <FONT color=#f70938 size=5>大学生求职四大焦点问题</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焦点问题1: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该选择什么职业,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怎么办?</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专业对口与否早已不是毕业生择业的最大问题。调查显示,超过50%的毕业生未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当然,假如你的专业正好是你的职业兴趣所在,那是最佳状态。</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毕业后究竟该选择什么职业,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所谓“该选择什么职业”,评价的标准是这份职业是否适合你,是否有长远的发展空间。这当中,恰当的自我评估是正确择业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择业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爱好、特长,以及性格、气质等情况,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看看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其次,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择业标准,才能避免择业时的盲从。择业期望不能太高,要实际、客观一些,有时为了满足主要标准,还要勇于放弃一些次要条件。</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ONT size=5> <FONT color=#f70938>焦点问题2:我的文凭不够硬,该怎么办?</FONT></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刚刚踏上社会的新人,总是对未知的将来有些莫名恐惧。那些文凭不很过硬的大学生,更是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学历固然是应聘很多岗位的敲门砖,但“唯学历”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单位更重视应聘者的实力。所以,非名牌大学,或是大专、中专出身的毕业生,只要有能力,综合素质高,一样有竞争力。</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不同单位有不同的理念和用人标准,具体到每个岗位,门槛高低又有所不同。建议在择业时,不妨事先了解岗位的具体职责、要求,只要确定你的能力能够满足岗位的要求,完全可以自信地去应聘。自信才是应聘成功的关键。</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ONT color=#ff0033> <FONT size=5>焦点问题3:我不知道开多少薪水合适?很</FONT></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 color=#ff0033><FONT size=5>担心自己对薪资预计过高。</FONT></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据一份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显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择业时的“理想月薪”有明显差异。大专生的理想月薪水平以1000—2000元和2000—3000元两个等级为主,其比例分别为44.8%和40.9%;有56.1%的本科生选择2000—3000元,选择1000—2000元的只有13.3%;硕士研究生的理想月薪集中在4000—6000元的水平上,选择这一档的占46.2%。这反映出大学生的理想月薪同自身受教育的程度基本成正比,一般来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个人投资就越大,所要求的回报就越高。</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新人刚进入一个行业时,基本上处于学习阶段,单位不会支付较高的薪水。所以,毕业生首先要做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当你还没有为单位做出任何贡献,没有体现出个人价值的时候,不要对高薪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至于个人的薪资预计是否过高,这就因人而异了。每个人的条件和背景都不同,还要看应聘的单位如何,是私企还是外企,是朝阳企业还是有萎缩迹象的企业,行业处于上升势头还是下降势头等等。你可以通过校友、报纸等途径多方收集信息。只有对市场比较熟悉,才能准确地预期自己的薪资水平。</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ONT color=#ff0066>焦点问题4: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强调工作经验,面向毕业生的职位很少,或者几乎不招,该怎么办?</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的确,现在很多单位在招聘中都有这样的倾向,尤其是中小规模的企业,喜欢招有经验的,来了马上就能干活。对于这些企业,毕业生不必过于苛责,毕竟毕业生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必须直面用人单位的挑选。但是,碰到这种情况也不必转身就走。企业只想招到满足岗位要求的员工,毕业生只要自身能力能够满足要求,也可大胆尝试,并注意在应聘过程中扬长避短。</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大学生求职为何问题多多</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目前大学生求职中出现的问题呈现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趋势。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首先,学校、家长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家长、老师更多地关注学生考了多高的分数、考上了什么样的学校等,对为什么选某专业,选了这个专业后就业情况如何等问题则欠缺考虑,对学生适合什么职业、该如何发展等职业发展问题,更是所知甚少。学生就业时,面对工作问题难免感到困惑。</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其次,激烈的职场竞争,激增的应届大学生,严重的区域性就业失衡等问题,让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再次,高校就业指导针对性稍欠缺。虽然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职业指导部门,但多注重政策层面的指导,多关注“就业本身”,对就业质量则很难顾及。很多高校也陆续安排相关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方面的辅导,但据了解,师资配备明显不足,真正具备专业资格的老师并不多。针对高校职业指导教师展开的培训又多偏理论,离职场实际情况还有一定距离。</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要想解决好学生择业、就业及今后的职业发展问题,高校配备相应的具备专业资格的职业规划专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FONT></P></TD></TR></TAB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27 08:17:00

关于高考报考专业时,受考分影响,由自己把握的专业很少,而且的确也很难预计到4年后的就业形势。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高校对市场进行预测,但现实高校间对教育资源的竞争相当激烈,以至于很少关注市场需求。例如,经济院校中招生非经济类专业相同的达13个之多,大学毕业后就职会不困难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