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26 2
2006-12-27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2006中国金融论坛”上表示,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是正在考虑的方案之一。

为了更加灵活地应用高达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可能建立一家由国家控制的专门公司到全球投资。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2006中国金融论坛”上表示,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是正在考虑的方案之一。

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尽管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从未披露外汇储备的币种构成,但市场普遍认为美元是其中占比最大的货币,外汇储备大量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等用美元计价的资产。但是,由于美元持续贬值,国内学界和业界一直担心中国的外汇储备将随之“缩水”。

此前,对于如何更合理地运用外汇储备众说纷纭,有学者建议购买石油等战略资源,有人建议购买黄金储备,还有人建议仿效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昨日,吴晓灵表示,淡马锡模式的确是考虑的方案之一,但目前还处于讨论阶段。

事实上,中国政府对于淡马锡公司的考察已非一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率团赴淡马锡的新加坡总部考察。本月中旬,他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上还对淡马锡的运作经验表示赞许。

淡马锡由新加坡财政部全资控股,运用政府注入的资本在全球投资,其股东年平均回报率达到18%。在中国,淡马锡在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最引人注目,其持有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份,并通过旗下的凯德置地和嘉德置地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

此前,国内学者的建议是:成立一家类似淡马锡的国家投资公司,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筹资,然后向央行购买外汇并投资于海外市场。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由央行下属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管理。而在新加坡,政府并不直接介入淡马锡的商业决策,由淡马锡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作决定。淡马锡定期向新加坡财政部提供财务报告,并向财政部发放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27 16:23:00

这是利好的消息。新加坡淡马锡是成功的典范。

据相关资料:“新加坡淡马锡被认为是全球最神秘的企业之一。它的企业规模已与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巨无霸相当。” 眼下,这艘资本旗舰正在加速进入中国,并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签下了一份份令人瞠目的投资大单,也使得这家神秘的新加坡国有企业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淡马锡投资的关注点并非简单地落在巨额的资金数量上,淡马锡模式在中国国有资产处置中有多少值得借鉴更是人们看重之处。”

此举不仅可使外储大幅减少,减少对资金闲置、浪费的批评,也可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人行冲销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8 10:11:00
是一个好消息,国家终于开始考虑如何更好的使用外汇储备,使之不再缩水,保护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