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5338 13
2011-12-20
杜亚军:一场学术批判与反击的辩论
时间:从2011-12-17 20:13:38到2011-12-19 22:52
地点:人大经济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学术道德监督 > 工作论文讨论
人物:davil2000(杜亚军);按时地方(匿名学者);其他
主题:《“再售期权”分析中的异质信念与股市泡沫------与陈国进教授等商榷》

大家好,我是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XMU)的杜亚军,这里反映的是一场围绕本人撰写的批判性论文
进行的学术批判与反击的辩论。欢迎阅读并提出批评建议!
(赛前热身)
o5104369 发表于 2011-12-17 21:55:56
陈国进教授的这篇文章仿照国外的  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
(点评:山寨货?)
你这篇工作论文发表了吗?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8 09:06:53
感谢关注!我是杜亚军。
陈国进教授、张贻军博士及王景博士的这篇论文,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本着澄清事实和真理越辩越明的精神,基于中国经济学研究缺乏批判性思维的现状,特写了这篇批判性论文……
(点评:信心十足)

(第一回合开始)
按时地方 发表于 2011-12-18 21:53:56
呵呵,对中国文献的引用以及对中国实情提的问题有一定道理。
不过,我觉得此文(comment)其实也有很大问题
首先,价格异质性和量的异质性的逻辑问题。逻辑是否合理可以看看两篇文章,一个是SCHEINKMAN 和XIONG (2003)在JPE发的那篇文章以及XIONG和JIALIN YU 2011在AER上发的文章,前者推出了异质性和再售期权的关系,并且指出了交易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后者前一阵子在论坛上还有讨论过,XIONG他们自己用的变量就有换手率,交易量。而2006XIONG的ASSET FLOAT这篇实际上讲的是可交易证券数对BUBBLE的影响。
其次,几篇经典的RESALE OPTION和bubble的文章作者没有引用,Harrison Kreps 1978 ,还有前面提到的这两篇。其实看XIONG2011 AER的那篇可以发现,对于2003年那篇XIONG选取的是交易量和换手率, 而2006的那篇的异质性性念的选取是存续的期权数。所以我觉得本文作者在这块的讨论没讨论到点子上
(点评:攻势凌厉)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8 22:03:49
感谢宝贵建议!COMMENT仅对异质性的价和量的关系提出疑问,并没用就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做出断言。你所列文献仅为理论前提,并未涉及到逻辑推理的问题。
(点评:防守有效)

按时地方 发表于 2011-12-18 22:06:43
XIONG 2003年已经推出了量的增加和价的异质性的关系了,这有何可疑问的?
(点评:胸有成竹)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8 22:16:51
呵呵!这是逻辑问题吗?逻辑推理只涉及形式,不涉及内容。你所说的显然是理论前提。
其次,你转移论题了。COMMENT谈论的换手率能否作为异质信念的代理变量问题。能给出证据吗?xiong(2003)的论文上有此观点吗?
(点评:防守有效)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8 22:28:48
再次,你在这里显然是混淆概念了。异质信念涉及的仅为价值偏离,与一般意义的异质性概念有较大差距。
(点评:偏了)
(第一回合结束 结果:持平)

(第二回合开始)
按时地方 发表于 2011-12-18 22:32:23
好吧,你如果执意我也没什么好说,不过徒增笑尔,你不信可以再多问问论坛里面其他搞金融看看
请问什么叫量的异质性,从来都是价格的异质性推出量的行为模式……我就贴一个XIONG 2003的 conclusion第一句话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simple model  to study bubbles and trading volume  that result from
speculative trading among  agents with heterogeneous beliefs“
而交易量和换手率本来就是衡量量的两个维度,换手率是为了把股票的基数标准化,这是一种标准的做法,我第一个回复就说的XIONG 2011那篇就是这样做的,你是不是也没看过?这篇的WORKING PAPER可是2009年1月份就出来了。(点评:权威文献)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8 22:38:50
呵呵 你的学识不错。但所谈论的确实并非一个问题。你确信 xiong(2011) 是这么做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定有他的理论根据。然而,陈教授等采用做法并没有提出可靠的理论根据,而只是篡改了经济学(季刊)上的一篇论文的观点。(点评:吃力)

按时地方 发表于 2011-12-18 22:48:33
所以,我说你对中文的文献的评价是对的,另外,我也没说他那篇写得就多好,只是对你这篇的评价而已  说的不客气点,做过这块的一眼就看出来你没仔细看过resale option相关的重要文献。AER的原文地址,论坛里面已经有讨论过了。(点评:!?)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8 22:50:40
异质信念为价值偏离,可为负亦可为正数,但是换手率只是正数。后者能够作为前者的代理变量吗?你既然认为这样可以做,请给出合理解释。诉诸权威的论证方式通常是无效的。
(点评:反击有效)

按时地方 发表于 2011-12-18 22:59:03
你问XIONG WEI 吧,是他推的,我只是引用,谢谢……我也懒得说了,哎,没看懂外文的原文就先好好看,理论是人家2003提出来的,实证也是人家2011年用的,你讨论这方面的东西没看懂人家的原文还跟我讲诉诸权威是无效的
……哪怕你看看他们的摘要或者结论都能明白这一点
(点评:不理解也引用?)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8 23:04:47
你能够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吗?这仅一个逻辑问题而已,还需要参考文献吗?相信陈教授等读的文献比我多了N倍了!(点评:进一步反击)

按时地方 发表于 2011-12-18 23:11:33
简要的说,XIONG 2003的论文通过推导告诉我们,异质性性念+卖空限制=Bubble(表现形式为high volume, high volatility),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是因为从经济含义上有一个叫 resale option的东西。那么你说,基于XIONG 2003的论文,我们能不能用volume来作为异质性性念的代理变量呢?(点评:
大海无量+乌龙阵……davil2000流鼻血了……)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8 23:31:16
答非所问,越偏越远!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需要顾左右而言它吗?(点评:反击有效)
(第二回合结束 结果:按时地方略占上风)

(第三回合开始)
按时地方 发表于 2011-12-18 23:46:46
我后面回答的就是说因为你没看过相关文献才会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点评:霸道)
人家XIONG 2003的论文本身就是给出为什么异质性信念可以推出交易量的模式。。。你这样问不就是暴露了你根本没看过这个文章么,这整个文章就是在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点评:真的如此吗?)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9 09:25
   “一眼就看出来你没仔细看过……重要文献”、“你问XIONG WEI 吧,是他推的……”
强调某人没有看过某文献,得出他的观点就是错误的。这逻辑实在荒谬。
既然认为这个问题“幼稚”,就请直接回答。这也有困难吗?
逻辑的基本规律是非同类不可比!
反映价值偏离的异质信念既有大小、也有正负方向,然而换手率显然不反映方向。无论价格是涨还是跌,换手率都是增大的。事实上,由xiong(2003,2009)的观点,根本就推导不出换手率可作为异质信念的代理变量的命题。
(点评:有效打击)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9 09:46
   “你这样问不就是暴露了你根本没看过这个文章么?”
xiong(2003)的文章曾经看过,只是没有形成像你那样的含混笼统、似是而非的心得。
自认为学术水平不高,情愿当小学生。
(点评:有这样的小学生吗?**!)

无语的孩子 发表于 2011-12-19 10:21
楼主,你这样做的目的自己也很清楚,你这样纠缠是很没有意思的
算了吧
(点评:活靶)

按时地方 发表于 2011-12-19 10:23
行,那祝你这篇发篇经济研究
AER的审稿人和XIONG本人反正是认可了TURNOVER作为异质性的代理变量,并且这一套再售期权理论本来就是XIONG和他的导师提出来的,基本结论就是在我说的那篇论文里,当异质信念高的时候交易量增大。至于经济研究发不发你的论文,跟我也没啥关系。能看懂XIONG论文的人都能明白这个辩论是怎么一回事,谁对谁错大家自有判断
(点评:一副公道自在人心的姿态)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9 14:43
   无语的孩子 发表于 2011-12-19 10:21
    楼主,你这样做的目的……
不问事实,先问动机,陈旧而不详的狡猾行为!刚注册的账号,看来真的急了。
(点评:give him some color to CC)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9 14:44
        “XIONG 2003
……异质性性念+卖空限制=Bubble(表现形式为high volume, high volatility)
        ……基于XIONG 2003,我们能不能用volume来作为异质性性念的代理变量呢?”

  你是陈国进教授吗?通名报姓吧!说话如同写文章,要负责任的。

你的逻辑无非为:volume是Bubble的某一表现形式 → volume能够代表Bubble;异质信念是Bubble的组成部分 → volume也能够代表异质信念。
这仅有几十字的一段话中就包含了两个逻辑谬误:1.由现象到实质的无效类推谬误;2.由整体到部分的无效分解谬误。
两个前提是引用熊伟的,但推理部分却是你的。你自身的逻辑混乱,还非得拉熊伟和AER作垫背。自作聪明?以为审稿人是傻瓜? 和我玩逻辑游戏,你是找对人了。
至于能否发《经济研究》,你过于担忧了。这不属于本贴的讨论范围。
(点评:重拳KO)

按时地方 发表于 2011-12-19 15:36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9 14:43
    不问事实,先问动机,陈旧而不详的狡猾行为!
呵,你让版主查IP吧,这个和我没啥关系。我不是陈国进老师,也不是他的学生。
其他的我不想和你争辩了,没意义,反正能不能说服你对我也没什么影响,我也不像纠缠进你们的什么恩怨。
从一个学者角度来看,讨论一个话题没引用人家提出这个理论的最原始文献和后面的相关文献还能这么振振有词的,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点评:逻辑分析vs参考文献?)
其他的,算你赢了,你的逻辑思维方式太正确了,88
(点评:死要面子)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9 16:16
争为诡辩,久稽而未绝!讨论工作论文的地方,怎么又扯上了“恩怨”了?
你既回答不了“幼稚”的问题,自己的观点又被我轻松推翻。
可能你是个教授甚至还是××学者,但逻辑思维真的一塌糊涂!
(点评:给留点面子吧!)

davil2000 发表于 2011-12-19 22:30
"从一个学者角度来看,讨论一个话题没引用人家提出这个理论的最原始文献和后面的相关文献还能这么振振有词的……"
需要引用一个不相关文献装点门面吗?这种相关性只是你基于错误推理得出的。你的学术水平与陈国进教授旗鼓相当、思维方式也极其类似,所以推测也是教授、××学者。
Comment上所批判的《再售》一文的4个错误都是致命硬伤,论证方式仅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之类的矛盾分析;并且,这种分析所基于的前提都是基本市场常识以及《再售》一文所引用的金融理论。你要追究文献引用的问题,批判对象也应该是陈国进教授等。与我何干?再者,使用的仅为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一定要引用文献,那也是亚里士多德、卢梭、黑格尔等的逻辑理论。与AER何干?
关于Comment上4个问题的批判,如果任何人能够驳倒其中任何一个的话,我将从所有的学术论坛上撤下这篇文章,并且还公开向学术界发表认错声明。
既然你自诩学者,那就请把代表作晒出来,让我及其他坛友们能够学习一下。你有足够的勇气吗?不用害怕会遭到批判,我只是一个普通的WISE毕业生。再说了,目的不还是共同提高吗?
(点评:某些××学者是纸老虎)

(第三回合结束 结果:davil2000完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0 21:45:46
水平有限,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1 10:33:24
(⊙o⊙)哦! 这个版块不喜欢学术争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1 19:44:15
很好的见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3 10:17:10
我是来看自我点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3 10:17:53
其实不建议楼主自己对辩论进行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