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期。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需要面对重重矛盾与风险。中国企业亦是如此,在力推中国经济不断跨上一个个新台阶的同时,无数的企业家不断感慨企业管理的艰难,在小心翼翼地排解企业管理的一个个风险。
企业管理的风险到底来自于哪里呢?
    通常意义上的企业管理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企业构成要素的管理,如常见的人、财、物的管理,还有技术、信息的管理;另一类是对各类企业活动的管理,如战略管理、研发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等。仔细分析这两类管理对象可以发现,人既是其中交叉、重叠的被管理对象,同时又是管理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正因为如此,可以下一个不太准确的结论,企业管理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力资源带来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也成为新兴的管理话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力资源风险呢?
2 人力资源风险涵义与表现
    要很好地理解人力资源风险,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力资源。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内部针对人的管理基本上等同于人事管理,如新员工接收、工资管理、员工档案管理、干部任命与选拔、离退休管理等等,属于非常基础的工作。相应地,这种人事管理的风险也比较低,大家的关注度也不高。但自从将“人”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即人力资源对待后,人力资源工作就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既然是资源,就应该有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如资源的计划、资源的获取、资源的加工处理、资源的评估评价、资源的挖潜、资源的约束、资源的流动或交易,也就是资源管理的整条价值链。对应起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薪酬管理、员工绩效、人才素质测评、人事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
    从字面上理解,人力资源风险作为一种资源风险,是否也象一般的资源一样存在短缺风险、积压风险、流失风险呢?人力资源也确实存在以上风险。但笔者看来,人力资源风险的独特性在于人力资源的独特性,它不仅具有一般资源的共有风险,还具有独特的、专有的风险,如增值风险、保密风险、竞争风险等,而且这种风险就存在于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因而,人力资源风险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