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社会统计专版
671 3
2024-12-05
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如果在调节变量M是Y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与X也有部分关系,那么M还是否合适作为X对Y的调节变量?之前做过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当时只是关注的实证结果去了,未注意研究设计中变量设置是否存在相关的问题。例如:X是规模经营,Y是农户绿色生产,M是地权稳定性,理论上来说,地权稳定性M是能够强化规模经营X对绿色生产Y的影响,但是X和M也有一定关系,这个调节效应的设计合理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12-16 18:11:02
在研究设计中,调节变量(M)本身与自变量(X)存在一定关联并非绝对不允许,但需审慎考量其理论合理性与实证区分度。调节变量的作用在于影响X对Y的作用强度和方向,而非单纯由X直接决定。若M在理论上是一个独立、稳定存在的情境或条件因素,能强化X对Y的影响机制(如地权稳定性增强规模经营对绿色生产的促进作用),则M仍可合理作为调节变量。

关键在于研究设计与论证逻辑:一方面,需明确地权稳定性并非由规模经营直接产生,而是本身具有更为独立的制度背景或村庄层面特征;另一方面,在实证分析中可通过测量工具、控制变量与统计检验(如层级回归与简单斜率分析)来确保M的调节效应显著且不是X的直接产物。若满足上述条件,此类调节效应的设计仍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4-1 08:13:57
模型的设定,建议以理论基础为依据,根据你需要验证的模型,基于文献及理论分析,确定影响的方向,切莫仅仅依据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8-18 10:17:28
M更突出的身份是个混杂,但是应该也可以作为调节变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