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一页,共23页。
概述
数千年,中医药为小儿保健、疾病预防及治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医历来重视体质因素,强调整体观念,对小儿疾病根据症状、舌脉、指纹、体质采用辨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辨别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副作用和细菌产生的耐药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小儿的身心健康,但中医药治疗疾病时祛邪而不伤正气,且能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 中医中药治疗儿科疾病方法多样,除内服外,还有穴位贴敷、推拿按摩、针灸、捏脊、刺四缝、中药直肠灌注、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等方法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特别在防治小儿咳喘、体虚感冒及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方面,冬病夏治、冬病冬治、膏方等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了中医的优势,还解决了小儿吃药打针的不便的问题,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
第二页,共23页。
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毫针、或注射针头针刺,约一分深,刺后用手挤出黄白色粘液、每日刺1 次,直到针刺后不再有黄白色粘液挤出为止。常用治小儿营养不良证、厌食证。常用治小儿营养不良证、厌食证。内治:中药内服是儿科应用最多的治法,要因人、因病、因时,依据辨证论治,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