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位置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学问。在人类学问的分层中,处于最上层的就是所谓的形而上学(哲学之先,First Philosophy),之下就是哲学(Philosophy),哲学向下的两个分支,一是研究非生命领域的“物理”,二是研究生命领域的“事理”,处于最下层的就是应用学问(形而下学)。经济学是“事理”的分支,是研究生命事中经济现象的学问。经济学虽然上接哲学下接应用学科,但它还不是应用学问。
经济学的立场
为求尽可能客观中立地观察和思考生命现象,为了尽可能减少主观偏见,经济学没有人类的功利目的(当然没有种族或阶级的功利目的)。经济学只会中立地陈述“我看到了什么”。
科学与宗教这两种不同的研究态度
经济现象的研究也分科学与宗教这两种态度。属于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它的基本预设是猜测和假说;属于宗教的经济学理论,它的基本预设是不容置疑的教义。比如说,属于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它的基本预设就是生命本性假设(即“利己意识,自由意志,有限理性”假设)。属于宗教的经济学理论,它的基本预设就是“人不是动物”(与宗教教义相吻合)。
经济学的认识方法
认识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纵向追根溯源的认识方法(形而上学),二是横向联系的认识方法(辩证法)。第一种方法是有缺陷的,因为它向前追不到最根本原因,向后也推理不出最终极结果,所以它永远都是猜测和假说;第二种方法是完美的,但有限能力的人类却无力去运用。
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人类有“质,量,度”这三种基本判断,按理说就应该有量化和质化这两种分析工具。只可惜,到目前为止也只有量化分析工具是比较成熟的。质化分析工具连影子都还没有。就人类实践来看,量化分析工具(数学)运用在非生命领域里(物理)还是很有效的,但同样的工具运用在生命领域里却往往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