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中国经济展望:谨慎悲观 | 对于2012年的中国经济,我们是偏于谨慎悲观的。我们对明年有两个基本预期:一是中国经济增速整体上将会往下走,预计明年GDP增速将会从今年的9.2%左右降至8.3%附近;二是从形态上看,我们认为明年经济增速将呈现倒V形态,一季度探底,二季度反弹,下半年继续回落。
整个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需求难觅。
从外部看,明年出口将遭遇非常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欧美市场将会更加疲弱进而带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显著放缓;另一方面,国内供应成本、人工成本和交易成本也在上升,两者共同作用将使中国外贸行业遭遇“冷冬”。
2011年,欧美复苏波折,但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中国外需的不足,而这个支撑在明年也将不复存在。目前,全球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已显著放缓,许多国家已相继启动降准降息等宽松政策,它们对中国出口的需求能力将大幅萎缩。国内明年的通胀形势虽会较今年好转,但整体物价涨幅也很难降到3%以下,另外,人工成本和人民币升值都具有较大刚性,这些都会在明年考验中国外贸行业。此外,明年全球多个大国将迎来选举年,在经济衰退和政治博弈的多重挤压下,全球贸易保护形势将会变得非常严峻,中国与欧美甚至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战将会升温,这将是考验中国出口的另一个大难题。
因此,明年中国经济只能向内看,找内需。内需无外乎两大块:一是消费,二是投资。
消费我们并不看好,具体下文详谈。我们看明年的中国经济还是主要看投资。在投资中,我们最不看好的是房地产,尤其是上半年。一方面,商品房投资不会有起色,政策打压将会继续,库存消化也会压制投资;另一方面,保障房投资的规模明年也极有可能将小于今年,最新消息显示,2012年全国保障房开工量基本确定在700万套,相比今年缩水30%。支持保障房建设的最大两个要素——土地和资金,都会在明年遭遇瓶颈,因为地方ZF的财力在被地方债飙升和土地财政缩水的双重挤压下已经被掏空,即使想推动也有心无力。如要推动保障房建设,明年只有一条途径,就是翻新花样让社会资金流入,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中央ZF大幅削减保障房建设的税收。
对于制造业投资,我们整体上看平。利好的一面是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后,流动性的回升会改善制造业的资金环境;不利的一面是内外需双回撤会压制制造业的投资。明年制造业的经营环境主要看减税能在多大程度上从成本方面缓解企业压力。这意味着,明年的制造业重在守而非攻。
相比较而言,我们认为,明年的基建投资将会有所反弹。今年以温州动车事故为导火索,导致基建投资全面下滑。而这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两个主导因素:一是中央ZF投资大规模撤出,仅以维持在建工程为主;二是受货币紧缩的冲击,很多大项目的资金也相对往年紧张。但是,到了明年,为应对经济下滑,中央投资有可能再度加码。而且,明年是“十二五”第二年,以往经验显示,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二年都会迎来ZF投资的高潮,明年各地新ZF班子上台后掀起投资热潮将不会意外。而高铁事故对基建投资的影响也会明显减弱,加上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基建投资反弹将是大概率事件。不过,反弹的力度将会有限,原因在于ZF的资源空间和货币宽松空间都较2009年小得多,而且,中央对明年的要求也仅仅是“稳增长”,而非在原有增长模式上大幅拉升基建增长。我们预计,在2012年一、二季度,就将看到基建投资反弹的明显证据,到了下半年之后,需要视全球经济演变再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