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空间备受合资企业挤压的自主品牌企业,不再甘心处处受制于人,决意在新的一年开始绝地反击。 日前在奇瑞高端品牌瑞麒G3的上市仪式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国家将重新定义自主品牌,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才算是自主品牌。”这一说法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合资自主品牌,而尹同跃的这番言论,也被视为是自主品牌车企向合资企业发起反击的一个信号。
公务车新机遇
“救助”自主品牌的政策信号,首先来自于刚刚实施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这一《细则》被业界解读为国家针对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下滑,而提供的一项扶持政策。
此外,根据国家发布的其他相关政策,未来自主品牌在公务车采购中所占比例将至50%以上。而此次公务车采购新标准中更明确,“党政机关应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实行政策优先采购”。
公车采购新政无疑给自主品牌车企打开了久久难破的城门,广汽传祺、奔腾B70、荣威550等车型都马上上阵,选装了1.8升发动机这一符合政策要求的车型,以攻占公务车市场。尹同跃也同样表达出了对公务车市场的期待:“作为目前瑞麒品牌中最高端的产品,瑞麒G6专为公务车市场打造。”
另据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马德骥透露,奇瑞旗下车型除QQ等小型车之外,其他大部分车型都已进入相关ZF采购部门的采购名单。
自主品牌面临压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552.35万辆,同比下降2.3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15%,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28个百分点。
在12月举行的全国汽车信息研讨会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今年内资乘用车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2%以上,排除出口的增量,国内市场的自主品牌销量已呈下滑。
事实上,对自主品牌冲击最大的就是日渐兴盛的合资自主产品,这些产品既拥有自主品牌在生产及制造成本上的优势,同时又拥有合资品牌的品牌溢价能力。
目前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等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合资自主品牌,而有消息称,华晨宝马也在酝酿自己的合资自主品牌,或在明年北京车展期间发布。依托合资企业的强大盈利能力,合资自主品牌或将持续对自主品牌构成压力。
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日渐艰难。饶达称,“奇瑞目前非主营业务的利润已经超过整车利润;一汽夏利(000927)的利润也只是一汽丰田的零头,多年处于利润下行状态;而曾经创造销售神话的比亚迪(002594),其传统业务(比如电池)利润也远超汽车业务。”
向研发求破局
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自主品牌车企近年来纷纷冲击中高端市场,希望借此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短短几年内,奇瑞的瑞麒品牌,吉利的帝豪品牌等一系列新品牌应运而生。但是,自主品牌冲击高端的梦想却遭到了市场的无情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