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683 12
2011-12-27

        在写下这个题目时,我一直在想,幸福和快乐是不是一回事。《哈佛幸福课》将HAPPINESS直接翻译成了幸福,笔者认为快乐和幸福还是有些区别。翻查维基百科,综合分析,快乐和幸福都是一种主观体验,后者除了体验之外,还带有伦理色彩,比如“幸福观”,而快乐则比较单纯,就是心情愉悦。幸福(英文为Eudemonia Happiness),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另外,不少人也认同,幸福要比快乐的感受更长久,看来快乐只是让人们感受到幸福的一种心理状态。

       对于人生的意义,我非常认同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四六零~三七零年)的观点,即“人生的意义应以快乐为主,所以人该尽量愉快,摈除痛苦。”在中国,其实也有类似的看法,最知名者如杨朱(公元前四四零~三六零年),主张“人生的幸福是追求个人的快乐。”当然,如果过分强调个体的快乐,难免会被贬斥为“极端的个人纵欲主义”。

       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也必然会追求幸福的生活,并迫切希望从中得到快乐。自身快乐只要不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就没有必要指摘、责备。在确立了这个前提之后,我们需要搞清楚快乐的源泉来自何处,努力寻求快乐,享受生活。

       让我们先看看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给出的快乐公式:快乐=效用/欲望。简单地说,快乐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对于一件事物,如果你的欲望或者预期越低,越容易带给你超乎预期的快乐。同样,如果你对该事物的评价越高,它带给你的快乐也越大。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一个结论“不贪心、不苛求的人,往往更快乐”。荷兰学者丹尼尔·伯努利给出了一个数学味更浓的公式:快乐=某事物的效用*获得该事物的概率,做的是乘法。这个方程意味着,快乐的关键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某件事物如果能大幅提升你的幸福感,但是,如果实现的机会几近于零,还不如放弃这种奢望。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在不断评估实现目标的概率,如果估计正确,而实现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无疑人们在这一过程中会获得快乐。如果情况相反,及时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可以减少失望或最后的挫败感。

       上述两个舶来的幸福方程式都提到了“效用”,这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概念。通俗地说,效用就是个人对于一个事物的主观评价,是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在这里,效用满足的是个人的愉悦需求。这和轻重、大小不同,人们无法用绝对量对效用做出度量。效用是通过同类项之间进行比较得出的。没有比较,很难感受到事物带来的效用。人们往往在对比别人更不幸的遭遇时,才会觉得自己相比更幸福;而在看到别人境遇更好时,尽管自身情况没有改变,却会觉得情绪一落千丈。实际上,在幸福方程式里,效用的这一特点,正是改变我们的幸福体验的一个重要根源。

       如果人们总是追求比别人更幸福,这正是不快乐的来源。一个人可能很难减少自己的欲望和对未来的过高期冀,因此在不考虑效用变化的情况下,快乐感仍会降低。而当用别人作为参照物,又会是效用减少,很容易看出,幸福方程式的结果必然是锐减。中国有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么个道理。

        适当收敛自己的欲望,降低未来的期望值,活在当下,会更快乐。心理学家证实,人们日常思考中有12%的内容是与未来相关的,快乐、成就感和智慧的关键,就是停止对未来做过多的思考。明智的人,会利用大脑和眼睛的共谋,使自己生活在严酷现实和舒适错觉的平衡点上。另外,我们要充分调动心理免疫系统,降低这个防御保护系统的启动参数,当我们感觉不快乐的时候,让心理防御系统提供给我们一个更积极的观点。

       在追求快乐幸福的路上,大智若愚才是真智慧。你根本无需深刻地揭露自己,让自己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之中。如果你无法让自己停止和别人对比,那么安德鲁·奥斯瓦尔德的方法也许有用,他说:“内心不平衡的人置身于快乐的场所,便可能格外感怀生活的严酷。如果人们注定要经历情绪的波动,那么在其他人也都闷闷不乐的环境中挨过生活的低谷,也许会好过些。”如果你更聪慧,可以参考契诃夫的方法,为了让内心不断感到幸福,那就需要做到两点:(一)善于满足现状,(二)这样去想“本来事情可能更糟”。无论如何,卢梭的生活态度都值得我们追随,让享受现在经常而且满满地占据我们的心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7 08:21:24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真有这个方程式的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7 08:34:32
yes , you get i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7 08:41:31
个人觉得萨缪尔森的方程式对于欲望很大时是满足的,但是当一个人没有欲望就没有动力了,就像没有梦想的人生效用怎么可能无穷大....欲望小的时候是梦想,大的时候就是贪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7 08:48:3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7 08:50:01
无论如何,卢梭的生活态度都值得我们追随,让享受现在经常而且满满地占据我们的心灵。
goo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