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选择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有三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实行会计委派制,即把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从企业中独立出来,由政府向国有企业委派,强化会计监督。第二种思路是实行适度控制,政府对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人事管理进行干预,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的变更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适度强化会计监督。第三种思路是实行间接控制,即会计回归企业,强化会计管理,政府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对企业会计实行间接指导、控制。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应采用何种管理体制,笔者认为,应从会计本质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来进行选择。     一、企业会计职能的定位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马克思曾指出,会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会计理论界对这种观点的理解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控制”不仅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日常监督和事后进行定期检查,更重要的是有事先周密的计划和妥善的安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成本(如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和费用预算,以及有关的财务成本计划,作为控制生产过程的依据,力求做到精打细算,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以一定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