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逻辑
市场对硬着陆的胆颤心惊,主要就是根源于中国增长中枢下移的事实与周期下滑的叠加。增长下滑是否意味着经济增长到了一个新的但是低的中枢?从工业化的阶段论、经济增长的函数分析以及经济增长的周期力量和结构恶化因素的博弈看,似乎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必然性的研究,更多的可能不是得到一个中枢下移的结果,而是用于理解这个中枢下移的内在力量。
中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的必然
工业化升级是中国面临外需萎缩下的根本性的内需拉动战略,以内需来填补全球总需求不足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冲击。中国外部需求是相对不足,这或是全球经济周期下的中国增长必然。
走向工业化成熟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遭遇了更加明显的约束。一是城市化的泛化引致了刘易斯拐点。二是要素配置的方式更多在于投入和改善而非创新,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遇到严重挑战。三是大型化等造成了分利集团。
现有市场环境中比较关心的是经济周期和结构恶化的均衡关系。目前结构性恶化仍然是周期力量的约束,同时也是增长中枢下移的必然表现,并且具有长期性。
增长中枢下移的要素结构
中国增长中枢下移本质是一个要素问题。中国增长的函数需要进行重构,一是技术后发效应在边际递减,二是劳动力面临刘易斯拐点,三是资本产出比在提升,投资的效率在下降。在技术、劳动力和资本等约束下,中国增长中枢下移具有必然性,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结构和总供给问题,即潜在增长能力在下降。
增长中枢下移与周期波动的叠加
周期波动更多是一个总需求问题,具有内生的规律性,长期而言与经济结构变化没有明显相关性,但是短期内二者可能会相互强化。中国增长中枢下移的本质是要素结构的问题,周期波动只是强化了短期的节奏或趋势。未来主导的方面是中枢下移及其相关的经济结构和总需求问题。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