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地级市-城市蔓延指数/城市蔓延程度数据,1992-2023,含原始数据/计算过程/参考文献/计算结果,整理好的面板数据,excel版本
一、时间跨度:1992-2023
二、样本情况:370+地级市,共计1.2w+观测值数量,已整理好的面板数据,可直接用于回归分析
三、测算方法
借鉴发表于核心期刊《管理科学学报》李强等(2021)测算方法,依据夜间灯光对我国地级市的城市蔓延程度与城市蔓延指数进行了测算。其中将校正后的夜间灯光DMSP-OLS亮度大于等于6的区域作为城市区域。城市蔓延程度Sprawl = 0.5×(L%-H%)+0.5,其中L% 表示城市内部灯光亮度区域低于全国平均灯光水平的面积占整个城市面积的比重,H%为城市内部灯光数据亮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栅格面积所占比重。同时测算了蔓延指数Sprawl = L% /H%。当 Sprawl>1时,表示城市出现蔓延;当Sprawl≤1,则未出现蔓延现象。
四、数据指标
附件 地级市-城市蔓延指数/城市蔓延程度数据(1992-2023)
- 年份
- 城市
- L%(城市内部灯光亮度区域低于全国平均灯光水平的面积占整个城市面积的比重)
- H%(城市内部灯光数据亮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栅格面积所占比重)
- 蔓延程度
- 蔓延指数
 
五、参考文献
[1]李强,丁春林,宋国豪.城市蔓延与生产率:促进还是抑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21,24(03):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