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方案“破茧而出” [url=/action/DocumentComment.aspx?id=1024481][/url]
有市民称,改革就是进步,但不能是改革就涨价。
BWCHINESE中文网讯,近年来,在一些用气量相对多的城市,经常会传出改革民用天然气价格的消息,而每一次价格的调整,总会牵动老百姓的消费神经。
近日,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气荒”之后,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终于破茧而出。国家发改委宣布在广东、广西试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天然气价格将由“政府主导”变为“市场主导”。改革试点总体上不会推高两省(区)天然气价格水平,其他地区天然气价格暂时不变。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称,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
据了解,去年5月,我国上调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执行至今。虽然较2005年的定价有大幅提高,但仍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
试点改革主要为了探索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改革积累经验。广东广西目前没有国产陆上管道天然气供应,气源更加接近国际市场,更适合试点。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现行的成本加成定价法是“由下向上”累积形成,即天然气终端价格是由政府定的出厂价加上输送价格形成门站价格,再由门站价格加上城市内的输送费用形成最终的价格,这种定价方式使价格主要依据成本变化而调整,难以反映供求关系。
而这次改革所采纳的“市场净回值”定价法则是“由上向下”减,即模拟市场的办法,以可替代天然气的能源价格为基础,要求这种可替代能源价格是市场竞争形成的,根据这个价格折算相应的天然气价格。后者有明显的优势,可反映出天然气的供求关系和能源稀缺程度。
按照试点的改革机制,广东、广西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分别为每千立方米2740元和2570元。发改委特别解释称,国家制定的统一门站价格为最高上限价格,供需双方可在不超过这一价格水平的前提下,自主协商确定实际交易价格。消息一出,广东、广西两地的居民不无担忧。
有市民表示,深圳的燃气价是全国最高的,希望改革可以让我们普通百姓可以用上经济实用的天然气吧!也有市民称,改革就是进步,但不能是改革就涨价。
正如市民所说的,当前我国广东、广西两地的天然气价格最贵。以广西为例,由于还没有跨省区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天然气气源主要从四川、山西、内蒙古等地采购,通过槽车液化运送引进,再经过转化为气态送达用户。
对此,南宁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永革称,根据国际经验,一般都是选择天然气集散地或主销区作为计价基准点,全面来看上海最符合条件。各省份门站价格将从上海这个计价基准点进行加减。比如上海到北京,如果天然气是从南向北输送,则北京的价格要在基准点上加上输送费用。
他表示,如果全国推行现行的定价机制,部分地区,特别是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的沿线省份,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天然气价格都将大幅提高。但是相信政府推行前会对居民采取补贴或者低价措施,或者阶梯气价的政策,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