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29 2
2011-12-29


治疗中国股市的三大“顽症”

作者董登新撰文认为:中国股市三大顽症“新股不败”、“暴涨暴跌”、“死不退市”, 分别横梗于发行制度、交易制度及退市制度之中。

近20年来,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以及某些制度的漏洞或缺陷,中国股市一直存在三大“顽症”而遭人诟病,这三大顽症就是“新股不败”、“暴涨暴跌”、“死不退市”,它们分别横梗于发行制度、交易制度及退市制度之中,而且相互关联、交叉感染。然而,自2009年6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中国证监会已快速行动起来,并开始着手解决中国股市存在的系列制度缺陷问题。
顽症之一:新股不败——新股申购中签率超低;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高。
治理路径:IPO市场化——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新股发行节奏市场化。
治理目标: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成为一种随机现象,打新与炒旧具有对等风险。
新股不败是以“新股必须低价发行”以及“熊市暂停IPO”作为制度假设前提的,它丝毫不必理会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水平。比方,在牛市疯狂时,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已高达60多倍,而新股发行市盈率却仍被行政“潜规则”控制在30倍以内,一、二级市场如此巨大的差价,不仅“打新”与“炒新”零风险、高收益,而且就连新股承销商也是稳赚不赔的暴利。这是什么游戏规则?这叫“新股不败”的中国神话。
“新股不败”的神话,全国传唱,老少皆知;人人盲目“打新”,个个疯狂“炒新”。其必然结果是:世界最低的新股申购中签率;世界最高的上市首日涨幅。这使得一、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与风险严重扭曲、无法对等:一级市场零风险、高收益;二级市场高风险、低收益。相应地,一级市场的零风险、高收益却被大机构、大资金垄断、独占;而二级市场的高风险、低收益则为中小散户或广大股民被动承接。这是一、二级市场的不平待,也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严重不公。因此,必须革除中国股市“新股不败”的顽症。
治理目标十分明确:让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具有同样的风险和收益。“打新”、“炒新”绝不应该只赚不赔,它必须与“炒旧”具有同等的风险与收益,直白地讲,只有让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真正成为一种随机现象,才能让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具有对等的投资风险与收益;只有这样的一、二级市场才是一个均衡的有机统一体。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想让“打新”、“炒新”与“炒旧”具有完全对等的风险,唯一对策就是实行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新股发行市场化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其一,废除行政“潜规则”的窗口指导,实行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其二,废除证监会“暂停IPO”的行政特权,实行新股发行节奏的市场化。前者是价格调节的市场化;后者则是供求调节的市场化。
实践证明:经过两年多的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新股不败”的神话已经被打破,打新、炒新收益已经大打折扣,新股申购中签率从过去的不足千分之一提高至现在接近1%,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从过去200%以上甚至500%降至大多数时候处于50%以内,新股“破发”已成为一种随机现象,一、二级市场成为了一个“收益/风险”对称、均衡的统一体。
顽症之二:暴涨暴跌——牛市涨过头世界第一;熊市跌过头世界第一。
治理路径: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现货与期货“做空”机制。
治理目标:慢牛短熊——在慢牛中,让业绩增长从容“吸收”市盈率泡沫。
频繁暴涨暴跌、巨幅大起大落是中国股市的另一大顽症。长期以来,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一直缺乏真正的公司债券这一重大系列品种(公司债券具有较大的风险/收益弹性空间),更没有所谓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因此,投资者只能在存款与炒股之间选择,投资渠道极其单一。每逢牛市来临,大量社会资金涌入股市,凡买必涨、凡买必赚、一步到位的涨与涨过头,这就是中国牛市的可怕与疯狂;反过来,一旦熊市来临,机构与散户一盘散沙、纷纷夺路而逃,凡买必跌、凡买必套、一步到位的跌与跌过头,则成为中国熊市的滑稽与尴尬。在这一涨一跌之间几乎所有散户沦为赤贫户,他们在牛市中的短暂得意,很快就被熊市中的穷折腾化为乌有。
更重要的是,这种暴涨暴跌不仅严重挫伤了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与积极性,而且更加怂恿并加重了大机构与大资金的投机与赌博心态,这不利于中国股市的平稳发展与做大做强。
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平滑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之波幅,将“快牛、慢熊”的市场格局转变为“慢牛、短熊”的市场趋势。因为只有慢牛,才有足够的时间让业绩增长自动“平滑”市盈率上涨,从而延长牛市长度,并用慢牛积累的巨大能量来化解熊市下跌,从而缩短熊市长度。这也是发达国家股市牛熊交替的游戏规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9 10:50:01
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9 14:16:38
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