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天,同样的平安夜,和研友聊天,大家就说到复习进度、复习状态,我想应该和大家现在的心情一样。
我记得英语翻译还没有复习,完形填空还基本上没有做过(好像做过1篇,知道了完型是20道题),作文模板也还没有背,单词还需要再背,唯一我很确定的是我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从94-10年的80篇文章,基本上背了有5-7遍左右不等,当然也没有记住多少。当时的我很焦虑,也很悔恨,总是觉得开始的6月、7月、哪怕是11月要是有紧迫感,加快复习的进度,结果也不会是现在那样。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时间倒流,我那时复习的结果也估计还是那样。每天就这样在焦虑中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复习,但是效率不高,时间在无形中溜走,我又在懊恼,恶性循环……
后来我想不能这样了,于是我综合分析了我的症状和现状,采取了如下措施:
1.每天早起刷牙时,我会对着镜子中的我大声说:“我是最优秀的,最棒的,最努力的,最好的,我一定会考上XX大学的研究生。”(我是在外租房,所以自己想喊多高就多高,在寝室的版友可以默默说,或者早读的时候在操场上大声说。)
每当看书看不进去却在自责的时候,我会在随手的书上或者纸上,写上:“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自己轻拍着自己的胸口安慰自己,不晚不晚,好好加油!!!
觉得考研太辛苦,最后很想放弃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身的。我要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就这样不断不断地安慰自己,越到最后冲刺的时候,信心越足,负面想法越来越少,就这样坚持到最后。
2.信心足了,看书的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我结合自己的情况,并且结合考研试卷来看,作文和阅读的分数如果说比较高的话,那么我英语过线甚至是高分都不成问题。
而且最后最容易提高的是作文。
3.作文——我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看了黄宝书上近5年的作文范文,并且看了书中的分析,背了开头和结尾句。
•为什么看了黄宝书?
因为作文没有其他资料,只有这本书。至于有人问道,作文哪本资料好我也不知道,我想只要讲解详细就行了。
•为什么看了5年的?
因为时间不允许,我每天看一年的,然后正好看5天,花一天时间总结。而且5年足以说明问题,不需要太多。
•为什么要看分析?为什么要背开头和结尾?
分析是为了了解评分的标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作文;
开头结尾比较容易背诵,而且据说开头结尾在评分中比较重要。
作文搞定,已经到了1月份了。
4.阅读——将之前做的阅读理解进行总结,总结出自己常见的错误,发现归根结底还是单词不熟悉,导致做题的速度、文章的理解上出现偏差。
那就在1月份的时候狂背单词。
•背多少?
看过我以前写的经验贴的版友都知道,我自己将单词全部都整理抄写了,大概是5500个左右,我将这些单词分了5天的时间,每天背1000个左右,早中晚各背300个。
•怎么背?
还是老办法,快速浏览,看英文说出中文意思,说不出来的,用各种方法将它记住,不管是谐音,形象还是其他,反正就是不择手段地记住,并且做上记号,因为这些单词还要不断地回顾。
•背完了做什么?
把单词记住又花了5天左右的时间,已经到了1月7日左右了,去年是1月15日考研,除去看考点,订宾馆,订餐馆,买考试必需品等杂七杂八的事情,真正复习的时间就剩下3-4天左右。
我就把94-10的阅读理解又拿出来,直接看做错的题目,看这个题目我现在做是否做错,到最后看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再做错了,因为最主要的原因——单词我已经克服了,拿出一个英文单词我可以立刻说出中文的意思;
但是如果有做错的,我也不会担心,我就把这道题考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是对文中的某句话的理解),即文中的某句话,画出来进行背诵。
•有人会问我没有整理单词怎么办?
那就直接背诵你做错的题的单词或者文中的某句话。
•考前一天怎么办?
考前的一天晚上,我当时是一夜没睡着,准确点说考试那几天我是都没有睡觉,睡不着,我睡眠不是很好,版友不要学我就是了,睡眠一定是要的,
最后再把这两个星期背诵的单词、句子、作文模板复习一下,就信心满怀地进入考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