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带来的不只是“一地鸡毛”
已有5条评论2012年01月01日00:3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纠错|
收藏|
订阅将本文转发至:
转发到和讯微博
|
转发到新浪微博
|
转发到搜狐微博
|
转发到腾讯微博
|
转发到QQ空间
|
转发到人人网
|
转发到豆瓣网
|
转发到手机
2011年过去了。
我相信这一年是在开发商的“骂娘”声中过去的,虽然开发商受到沉重打击,
房价有所下降,然而仍未达到买房人的预期,因此似乎目前还没有任何人对2011年的楼市表现而感到高兴。
一位“砖家”在
微博上用“一地鸡毛”来形容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情形,并且对于后市表示悲观,其认为2012年宏观经济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而限购等政策一旦解除,房价势必反弹。
换而言之,房价目前暂时被摁住了,但是并没有永远被摁住。
“砖家”的观点,或许代表了一部分深谋远虑之士的担心,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反之,我很为调控的效果和房地产后市感到乐观。
从一个小例子来说吧:前几天,一位做房地产销售的朋友去北四环附近逛
家居,他要
装修房子,由于2011年没有卖好房子,没有拿到什么奖金,这位朋友有点缺银子,本来要去宜家找一些简单的拼装家居,但是却在北四环一处名叫宜华家居的中高档家居体验店内看到了6折的广告。一套实木餐桌加椅子,只要6500元左右,家具商说是他们今天在全国5个城市同时开了5家体验店,因此店庆,家居一律优惠打折。
这位朋友很欣喜地挑了他自己喜欢的家居之后也感慨了一句:房地产调控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家具就降价了!
房地产调控带来交易量下降,由此传导到家居、建材等行业,最终造成“一地鸡毛”。但是,如果我们去看看那些刚性需求
置业者,目前调控带来的房价下行,给他们带来了置业的希望,这就是房地产调控带来的最大成就。
最让人兴奋的是,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了。虽然外界仍有很多不满,但是开工这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确是历史性之举,也让一部分人看到了安居的希望。
此外,对于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来说,2011年的持续调控,挤压了
投资购房的需求,为房地产行业减轻了投资性购房带来的炒房压力,同时防止资产泡沫过度扩大,防范金融风险。
更让人欣喜的是,从国务院到
住建部,都认为房价调控坚决不能放松,即便面临地方政府的压力,也咬紧政策执行不松口。
住建部部长
姜伟新日前在住建部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2012年坚持房价调控不动摇,同时加快房地产市场顶层制度设计。
这个顶层制度设计,大概分为几部分内容,其一就是住房保障法立法的问题,将住房保障工作规定为地方政府必须解决的民生问题,城镇居民有住房的权利。其二是建立
房产税等长期性、市场性的工具手段,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投资性购房。其三是根据中国国情建立基本住房制度,以住房改革为契机,继续推动房改工作和房地产市场体制的完善。
在不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情况下,顶层制度设计如果能够进行并且取得成果,我们就有理由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后市寄予乐观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