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在2011年回到原点,继续向下。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了21.68%,成为了A股“历史第三大熊”,仅次于2008年65.39%和1994年22.30%的跌幅。
  无数市场神话在这一年破灭,这一年,1.25亿股民的财富平均每天蒸发286亿元左右,全年市值缩水7万亿元,超14省市GDP总量;也是这一年,A股包括IPO、增发、发债在内的融资规模接近2万亿元。
  但是,擦干眼泪,相信大部分人明年还是会继续存在于这个市场,依然会在每天9点半关注那根上蹿下跳的K线,入市的初衷依然没有改变。
  今年A股市值蒸发7万亿 跌幅全球倒数第三
2011年中国股市已正式收官。昨日,上证综指报2199.42点,上涨1.19%;深圳成指报收8918.82点,上涨1.57%。从全年看,上证指数跌幅为21.68%,深圳成指更是达到28.41%。如果按涨跌幅20%为牛熊分界线,A股四年来已经遭遇两次熊市。  回顾过去20年,上证综指年线九度收阴,全年跌幅超过20%合计不过四次,具体为1994年A股跌幅22.3%;2001年上证指数萎缩20.62%;2008年股市暴跌了65.39%。因此,从指数绝对跌幅来看,今年股市已成为“A股史上第三大熊市”。
  从全球股市走向看,A股深圳成指跌幅仅次于奥地利、阿根廷两地股市,上证综指跌幅也只比意大利、印度和俄罗斯少一点点。而按截至30日的收盘价计算,日本日经指数跌幅为17.34%,欧洲三大股指跌幅也低于20%;美国股市更是逆势上扬,道琼斯指数全年累计上涨6.13%。这真令股民看不懂。在遭遇日本地震、美国债务上限谈判风波以及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其股市表现竟然远远好于全球经济增速领头羊的中国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