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6479 8
2007-01-03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170页  PDF</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于1970由哈佛出版社出版,多次重印,曾先后被翻译成西班牙、葡萄牙、法、德、意大利、瑞士、日、匈牙利等多种语言公开出版。赫希曼的这部著作立意新颖,分析深刻,结构严谨,论述有致,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影响甚广,引用率一直居高不下。 K.J.阿罗曾这样评述:“赫希曼教授的著作虽不是长篇大论,但却新意迭起。经济学家一直假定,终止需求可以抚慰人们对某企业产品的不满情绪,而政治家们则倾向于在组织内部采取可能的抗议。赫希曼认为,这两种机制可以并行地发挥作用,并通过分析与举证,完美地论述了二者间的交互作用所具有的令人深感意外的含义;这一理论可以清楚地解释很多当代重要的经济与政治现象。赫希曼的通篇论述对很多社会和文化形态都极富参考价值。” J.K.加尔布雷斯认为:“这是一篇具有非凡洞彻力的论文,解释了当代某些最引人入胜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和钦佩的心情通读了全文,并与一个能一语破的的作者分享了更深层次的快乐。”</FONT> </P>

<P> </P>
82089.rar
大小:(3.01 MB)

只需: 6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退出、呼吁与忠诚_赫希曼.pdf
  • ii.txt

<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16 12:06:00
我帮你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7 15:15:54
这本书很不错,是政治经济学的必读书。
书中说到,经济学家,比如M. Friedman只强调用脚投票,而鄙视“呼吁”,这是极其错误的。事实上,为了有效的配置资源,防止组织不必要的衰退,退出与呼吁的适当的组合是最好的。当然,把握好这个平衡并不容易。
有点贵,不过还是要买。
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7 15:01:20
此书从分析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些事实入手,提出了一个饶有兴味的论断:当用户对企业不满、或选民对国家政策产生抵触的时候,他们存在三种选择。他们可以离开(exit),可以表达自己的抱怨(voice),也可以保持沉默、继续忠诚于企业和组织(loyalty)。

    理解这三种选择,首先得从一个事实说起:不论企业和组织赖以运行的社会制度设计得多么完善,它们都具有趋于不断衰退的倾向,这种衰退既可能是持久性的,也可能是间歇式的。也就是说,企业和组织的理性程度会不断下降,效率会不断衰退,创造剩余的能量会不断流失。但此前留存的剩余意味着,企业和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具备了承载低效运行的能力。因而,绩效衰减(Deterioration)迟早会发生,经济“松弛”(Slack)也会不期而至。

“松弛”给挤压机制留下了作用空间,使之释放出更多的投资、人力资源、生产效率和管理决策。所以,松弛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事,因为它具有某种重要的恢复职能。松弛能使企业摆脱市场困境,降低成本,促使渐趋成熟的革新技术获得最终采用,使原先敢想而不敢为的富有锐气的推销手段有了用武之地等等。在政治制度中,松弛也能发挥类似的作用。政治家们一向认为,要使民主制度得以正常运行,公民的充分参与是绝对必要的。可是,人们很快发现,保持一定程度的冷漠也能形成某些补充性的优势:它有利于维持政治制度的稳定及运作弹性,也能为危机中随时可加入“战斗行列”的政治能量提供一个蓄电池。

面对组织绩效的衰减,消费者或成员有两种选择,一是退出,二是呼吁。某些消费者不再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某些会员退出组织,这是退出选择。在主流经济学家看来,竞争与退出是恢复组织绩效的最好方式。当消费者对某企业的产品不尽满意时,他可以改换门庭,购买另一家的产品。但是,要想使竞争作为一种企业绩效衰减的恢复机制发挥作用,最理想的组合状态是:有的消费者“动如脱兔”,有的消费者却“静若处子”。闻风而逃的消费者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反馈,催逼企业迅速采取修复措施;而气定神闲的消费者则为企业采取修复措施提供了缓冲余地。

    消费者或径直向管理者、管理者的上级,或以一般抗议的方式向任何关注他们的人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这是呼吁选择。退出是一种非直接的交流,但呼吁恰恰与其完全相反,它鲜有迂回,从来都是直截了当。呼吁的包容范围甚广:从喃喃不平的嘀咕到狂暴的抗议活动,它是抑扬顿挫、明辨是非的呐喊,而不像超级市场里“隐蔽”的匿名投票。

    赫希曼的结论是:第一,退出应当与呼吁相结合,两种选择可以交互地综合发挥作用;第二,呼吁机制作用于前,退出机制作用于后,消费者或成员被暂时“锁定”且手中还拥有退出选择时,呼吁能在敦促组织绩效回升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第三,应当设计出一种制度,以提高人们呼吁的意愿和效率,降低呼吁成本。

    那么,如何才能“锁定”消费者,以使之在选择退出之前高声呐喊,将呼吁的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呢?这时,“忠诚”概念便浮出了水面。赫希曼的论证过程表明,对企业或组织的忠诚具有延缓退出的功效,能使呼吁在修复衰减过程中的作用趋于极值。因为此时的退出最具威胁性,企业或组织必须对消费者或成员的呼吁尽快做出回应。忠诚在退出与呼吁组合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赫希曼认为,企业、组织和国家在衰落时,“退出”和“呼吁”构成了两种主要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制约手段,也就是说,公司、组织和国家扭转其衰落命运的程度,同公众的这两种选择所能引发的变革息息相关。

    赫希曼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这三种选择值得政治家和各种企业的决策者们认真思考。如果用户停止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他们就是在行使自己退出的权利,这会给企业送去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它应该修正自己的行为。然而,当消费者即便不高兴,也不能“退出”或选择其他的供应商——电信公司往往就是这样的例子,因为其具有垄断性地位——他们一定会用“声音”来敦促公司满足自己的要求。

    就电信业而言,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所发出的不满声音是市场里不可或缺的东西。如果所有的供应商都表现得大致相似,那么即使消费者采取“退出”的方法也无济于事。所以,有必要建立起一个让消费者能够有效表达自己声音的机制,从而使供应商愿意更好地回应消费者的利益要求。摆在垄断者和民众面前的问题是,要设计出一种制度来平衡各方的利益和力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9 12:44:20
看着就流口水啊,我怎么才能够买到这本书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9 16:11:20
没有犹豫,这本书必须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