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必然崩溃的原因是无ZF状态的生产!
第六封信
中国经济必然崩溃的原因是无ZF状态的生产!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番,所有的企业都是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一齐上,一起推入市场,无论各种所有制占的比例如何,它们都要在市场上求得生存。这种各自为战的企业就丧失了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支配权,不可能从自己的上游企业或者下游企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每个企业都为市场各自进行生产,谁也不知道,它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有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它的商品能否卖出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生产的无ZF状态就占统治地位。这样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生存问题都决定于天然的或人为的生产条件的优劣。失败者被无情地清除掉。
从ZF方面看,在制定企业自主权以后,各种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就从政策上决定了社会生产的无ZF状态的必然性。
社会的生产无ZF状态的严酷的现实,推动了每个企业都要改进自己的生产条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机器,这种改进是以减员增效的面目出现的,工人因此下岗失业。这种改进变成了强制性的法令。对企业来说,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的单纯的实际可能性也变成了同样的强制性的法令。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企业的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条件、先进的机器,必然造成强大的生产能力。大工业的这种巨大的扩张力,必然变成不受任何阻力的、在质量上和数量上进行扩张的需要。企业生产的东西总是要卖出去的,所以在所有企业面前就出现了一种无形的阻力:由大工业产品的消费、销路和市场形成的阻力。
但是企业家没有想到,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它要向远处伸展,向深处扩张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它受完全不同的的、力量弱得多的规律支配的。所以,企业家惊呆了,市场怎么那么狭窄哪?我生产的东西怎么卖不出呢?怎么没有市场呢?企业家不知道:市场的扩张远远跟不上他们共同生产的扩张。生产和消费的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大工业是这样,中小工业也是这样,农业是这样,原料产业也是这样。就是在这个时候,首先在商业中出现了金融危机:商业停顿,市场盈溢,产品滞销,银根奇缺,信用停止。接着在生产中也就出现了产业危机:减少产量,停工待产,工厂关门,工人失业。
这种商业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到了这个时候,“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这也就是经济崩溃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中国1984年的抢购风,1989年减价风,1992年的企业破产风,以及东南亚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危机的表现,一方面由于中国地广人多,这些危机对一些企业来说是致命的,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感觉不那么明显,另一方面ZF利用加大投资的办法(如2009年投入4万亿缓解了危机)。不明显也罢,投资缓解危机也罢,这掩盖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产生危机的事实。小危机积累起来就是大危机,大危机到一定的时候就是经济崩溃!
由此可见中国不改变无ZF状态的生产,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生经济崩溃!
此致敬礼!
劳动者敬上
2011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