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22 5
2012-01-05


欧债危机的恶化,引发国内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担忧。

   

每当谈及国内的债务危机,就会有专家拿国际上通行的负债率、外债清偿率等指标,来证明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放下中国的债务会否引发危机这个问题不谈,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是:即使不发生危机,持续累加的债务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弊端。

   

债务的一头是政府投资。众所周知,近年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是由于政府主导的大项目、大工程的密集上马,才导致了债务的快速累积。问题是,这些投资是否都有必要?这些投资是否经过了充分的科学论证?这些投资的社会效益是否达到了预期?这些大工程的质量是否得到保障?

   

当追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发现,答案并不令人欣慰。

   

债务的另一头是消费。当投资足够大的时候,必然挤压消费。我们知道,政府并非一个盈利机构,其投资来源无非是税费收入、发货币、发债等等,尤其前两项,很容易压缩民众的收入,稀释民众的财富,不仅导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逐步下降,还会导致整个经济结构走向畸形。

   

显然,债务并非到了引爆危机的时候才有害,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对民生、对消费造成挤压效应。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投资与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就会发现这种挤压效应是如此分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投资占GDP32%,到2009年,已上升到了47%。而同期我国消费占GDP比例则一路下行,从50%一直下降到2008年的35%

   

上大工程、大项目,是地方政府求之不得的。一方面,可以加大GDP增速,累积个人政绩,便于今后的升迁。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滋生出各种各样的腐败。

   

有了这两大推动力,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是何等强烈。为了投资,他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从14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报告中不难发现,一些地方政府不惜违规为464.75亿元债务提供担保,而融资平台公司更是违规抵押或质押取得债务资金731.53亿元。当地方政府不惜通过违规的方式筹集资金来做大投资,就容易导致债务更快地扩张。

   

欧债危机的源头是高福利,这种危机对民生的伤害很小,而中国式债务危机隐患的源头,则是投资,这种债务一旦累积到引爆危机的程度,则会对民生构成重大伤害。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更应该对日渐累积的债务问题抱以足够的警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5 13:55:30
e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5 14:05:50
Bing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5 14:06:15
指不定那天一爆发,大家都回到三十年前。问题早就存在,ZF一直不敢面对,怕出现问题,否定了之前的努力,其实,不应该这么顾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5 14:07:57
一夕回到解放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5 14:11:20
时老师的文章写的好  每次看后都是一次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