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前三文已列举郎陈两教授分别对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大"杀"回马枪各为其主(义)的事迹。本文继续探究郎陈当红中国现象的个人及社会人性内涵,诠释"理想主义"当审慎,理论人性须均衡的道理。阐明郎陈现象对中国是好事盛事喜事,有利于中国在世界新经济革命中争取双赢、多赢、共赢。
正文
上文已对郎咸平与陈志武杀回马枪是各为其主(义)作分析,相信郎陈两教授都有一颗中国心,怀着中国富民强国的理想。不过,仅陈的论说可谓以"理想主义"为基础,而这恰恰是其《金融的逻辑》中若干过犹不及观念的根源。
何谓"理想主义"?有理想并非便配称"理想主义"。笔者认为"理想主义"是相对现实主义而言,必具两大特征:一是有远大美丽理想;二是存在将美丽理想强加于现实的偏向。所以,郎陈有富民强国美丽理想,未必可称"理想主义",还须具体分析所提出的富民强国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是否存在以理想强加于现实的偏向,若确实存在方为名符其实的"理想主义"。因陈教授富民强国论中若干观点脱离中国现实,当属"理想主义"。相对而言,郎教授虽大杀资本主义回马枪,所论却鲜有脱离现实的理想光环,当属有理想的现实主义。以下比较而论之:
陈教授最高理想是什么?个人自由最大化。他在《金融的逻辑》论道:文化价值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个人自由最大化。他"金融的逻辑"主旨之一便是金融促进个人自由、ZF穷促进国家民主,后又发文《自由促进发展》,将中国经济成就归因于市场自由、个人自由。总之,陈教授的富民强国美丽理想之上还有更美丽的理想光环——最大个人自由与市场自由。"追求自由难道不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吗?"读者可能会有此反问。的确如此,对世界影响巨大的社会理论无不将人的自由列为最高理想。不过,对自由的解析却未必一致甚或大相径庭。本文不拟就自由展开深入讨论,仅说明:个人自由与每一个人的自由即人类自由并非同一概念。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其自由便应理解为每个人的自由即人类自由而决非个人自由。简言之,人类本性自利欲与社会欲基本均衡的特性决定了人的自由是利己与利他的均衡。若一个人有损人利己的自由,那么被损害的人就失去了平等权利及相应自由。个人为所欲为的自由根本不容于人类社会,这个浅显道理适合评价人类一切活动。
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建立在充分自由完全竞争市场即理想市场基础上,经济学人应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市场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异曲同工,即讫今为止都是只在教科书中理论上存在,而实际中,则只有在某些市场(或社会)局部的某些时刻近似出现过,而一个国家或国际市场整体则从未出现过,而且可以断言在将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也不可能真正实现。由于自私文化及其势力作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原始资本积累开始,便顽固地朝着弱肉强食、贫富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适用于古今中外的通俗道理,中国首富黄光裕或国际财阀洛克菲勒等无数异曲同工的暴富发迹史皆可为证。在美发端的全球金融危机更证明:即便在号称现代最民主的社会,若对市场缺乏足够监管,给大资本多了半点不该给的自由或一丝可乘之机,其无孔不钻的巨大能量便足以大规模损人利己,给人类造成重大祸患,损害人类快乐生存的基本自由。中国巨大的房地产泡沫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官商勾结制造高房价泡沫牟取暴利的巨大自由中产生的,结果,中国人民失去了合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基本自由,许许多多人几乎沦为终身房奴,导致中国经济及社会深陷房地产泡沫危机,ZF屡调控屡败,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诸如此类市场"自由"生祸案例实在数不胜数。
自由市场问题,还有一个更具迷惑性的命题:将一切问题都归因于不够充分自由,认为只要充分自由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最常见的观点,如:效率优先于正义、大市场小ZF、放任自由竞争、ZF干预越少越好、自由竞争是自然秩序、……等等,都产生于这种脱离实际的理想化市场观。其或许根源于斯密的名言: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努力,市场看不见的手会导致增进社会福利。纳什均衡从数理角度否定了这一论断。萨缪尔森认为:若社会福利包含分配公平,这一论断讫今为止从未获得任何证明。贫富两极严重分化并因此人祸频仍的现实彻底否定了这种只强调人性自利欲而漠视人性社会欲的自私失衡偏见。或许放任自由的本身就已是对斯密本意的误解。自由的人性内涵表明:否决一切妨碍他人自由的自由,人类才能获得真正自由。专制的、损人利己的、压迫人的或可导致类似结果的自由都属于被否之列。因而,反映人类本性的正义绝对优先于任何所谓“效率”,以矫正不公平不正当竞争为目标的市场监管从来就是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此监管斥作是对所谓市场自然秩序(或哈耶克所谓"扩展的自然秩序")的人为干预,实在是最大的无稽之谈。市场是人自然本性所创造系人之所为,岂有脱离人能自由完善之理?迷信市场能"自由"完善与迷信集中计划经济一蹴而就皆出自"理想主义"的偏执,尽管两种"理想"的人性偏失于相反两极。新经济自由主义泰斗哈耶克曾因成功批判计划经济获诺奖,是实至名归,但今天却似乎应因极力鼓吹放任自由市场经济而处以金融危机责任罚金。
以下再简析郎陈各为其主的"主人"问题。展开说可有下列所为之主:一是公开声称的为民众民族祖国;二是众所周知不宣自明的个人家庭;三是常有争议的为某些利益集团。明确宣示为某些利益集团效劳的学者虽时有出现,但隐蔽的情形更为多见。就网友评论而言,认为陈教授是为华尔街代言的较多,却未见有网友认为郎教授代表某利益集团的。此现象颇启人深思。笔者认为:代华尔街利益说话并非就是坏话,更非就是坏人。华尔街也是合法经济集团。它在学界政界媒介有代言人代理人理所当然、无可厚非。但陈教授真是华尔街代言人吗?并未见有罗列真凭实据之评。那为何网友们会有此看法呢?以笔者看 ,原因在陈教授《金融的逻辑》一昧鼓吹金融万能,不仅未对金融危机及其始作蛹者华尔街的劣迹恶行作深刻批评,反而对揭露国际(含华尔街)金融巨头阴谋诡计的《货币战争》大举挞伐。网友因此产生那种看法,多少可以理解。
不过,有一点是要明确的:学者尤其著名学者的主代张实践结果对某些利益集团显著有利,那么即便学者本人与利益集团并无直接瓜葛,世人将该学者观念视作利益集团诉求的反映,也是很自然的事。哈耶克新经济自由主义,因获铁娘子与里根青睐而火旺于英美,自此英美放松监管,放任大资本削弱工会力量,损害工人利益,自由制造金融房地产泡沫,结果显著有利于大资本。哈耶克及其理论因此被质疑代表大资本利益。
学者并非生活在真空,其理论必然是一定文化环境影响的反映。文化源于人性,反映人性。既具自利欲又具社会欲(简称两欲)是人性的基本特性。一昧强调自利欲必偏自私,喜自私文化;一昧强调社会欲必偏自失,喜自失文化,两偏向与人类本性及其均衡文化是相悖的,属于失均衡人性状态及文化。任何文化、理论的人性内涵或偏自私或偏自失或基本均衡,三者必居其一。新经济自由主义完全私有化、放任自由化、失公允全球化的实践存在严重的弊端:产生以金融与房地产泡沫化失均衡经济,加速贫富两极分化(包括穷人与富人、穷国与富国、穷地区与富地区两极分化),于大资本及其代理人特别有利,于多数人尤其弱势群体相对很不利,令资本主义需求不逮投资的产能过剩经济危机加深,屡屡造成金融危机乃至今次全球金融海啸。
可见,新经济自由主义人性内涵反映大资本自私失均衡倾向,在个人自由、完全竞争这些美丽光环下,大资本自私势力行的是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勾当,令人类经济与道德深陷积重难返的危机处境。套诺奖得主克鲁格曼所言:金融与房地产泡沫是罪恶的泡沫。比较一下吧:这种罪恶现实与美丽理想的南辕北辙,与中国极左时期现实与理想的背道而驰,不是异曲同工、惊人地相似吗?
历史证明:理论上再美好的理想,作为远大目标鼓励人努力奋斗可能极有意义,但一旦以理想强加于现实,不切实际生搬硬套理想条件或目标,只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将轻视人类人性自利欲的计划经济理想强加于现实,结果出现社会主义生产匮乏危机;而将轻视人类人性社会欲的放任自由市场经济理想强加于现实,结果激化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与金融及房地产泡沫经济危机。尽管新经济自由主义通过充分自由竞争、反对妨碍自由竞争的理想是美丽的,但实践上放松监管正好给自私自利的大资本可乘之机。笃信放任自由市场经济的格林斯潘坦诚检讨了自己迷信大型金融企业自我监管机制因而放松监管导致金融危机的错误,也证明了上述道理。
为什么是这样?这是人类本性两欲基本均衡所注定的。经济学说偏袒一欲而嫌弃另一欲,其理论人性便处于背离人类本性的失均衡状态,强行于现实,会压抑本性、扭曲人性,从而压制人的积极性,妨碍经济均衡持续发展,酿成人祸,必遭每个人的本性强烈抵触,最终为人类所唾弃。不仅经济理论如此,其他理论毫无例外也是如此。观念偏向一欲,便为偏激,理论局部如此,理论整体同样如此。
又如陈教授热衷的财富最大化资本化货币化,以理想化条件而论:市场流动性越强流速越高流量越大则越有利经济增长效益增长,但实际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货币流动性存在盲目流动与过度泛滥问题,货币流动性的巨大规模及能量若超乎人类现实管理疏导能力,那么就会随时出现流动性灾难。金融市场演变成为赌场、金融与房地产泡沫化经济也是流动性灾难的一种形式。欧洲当下沸沸扬扬的ZF债务危机是ZF为救金融危机过度举债所形成,是流动性虚增危机,虚的无法变实,无力还债的现实危机便降临了。西方大印钞票救市或迟或早会遭遇如何平稳收缩虚增流动性的问题。弄不好经济就会二次探底。同理,个人也有财富流动性管理问题,流动性失控倾家荡产者并不罕见。
陈教授鼓吹嫁房奴也属偏颇之论。何为房奴?并非贷款按揭购房便是房奴,其特指金融与房地产经济泡沫化令住房需求者被迫接受高房价勒索的悲惨命运。陈教授不抨击这种丑恶倾向,却刻意将房奴视为正常现象加以推介,原因也是在于被金融万能理想主义遮蔽了透视房奴悲惨命运的良知良心。所以,决不能将理想强加于现实、替代现实。
以此认识再看陈教授津津乐道的自由应该如何认识。个人自由说到底是个体人性两欲基本均衡状态,你的自利欲显著强于社会欲,便处于了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性状态,若让你自由为所欲为,必定损害他人自由与权益,会遭遇他人反感与反抗以致受法律制裁,更会受自己本性良心的严厉谴责。此时你会感觉自由吗?不会的。金融大骗子前纳斯达克董事长麦道夫曾拥有举世欣羡的财富荣誉及其带来的自由,但因诈人利己变成了阶下囚,中国首富黄光裕何尝不是如此?高盛那位因创造了金融诈骗产品而获得了骗人自由的副总裁,当初因诈骗有术何其自鸣得意!但现在要面对的是道德与法律的悬剑。
人类自由是个人言行举止与社会道德法理规范的普遍协调均衡,是社会集合人性两欲均衡状态。人类本性与均衡文化形成人类自由的合力。以现实而言,中国人民自由的最大障碍是:官商勾结以权谋私而民主不足均衡乏力;美国人民自由的最大障碍是:金融巨头挟持经济以权谋私而民选ZF均衡乏术。中国人民自由的最大筹码是公私兼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几十万亿国有资产;美国人民自由的最大筹码是先进的科学经济实力与成熟民主政制。
郎陈两教授当红当今中国是大好事大盛事大喜事,郎陈以其巨大名人知识能量与名人轰动效应大杀回马枪,从经济学金融学角度为国人开启了一扇思想交锋、独立思考、中西融汇之大门,这一巨大贡献是国内学者囿于方方面面原因难以成就的。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亟需更多郎陈教授大杀回马枪。大杀"社会主义"弊端的回马枪,可促使中国人民更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政治民主,均衡发展经济;大杀资本主义弊端回马枪,可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了解世界,知己知彼,坚持择善从之、不善弃之,损人利己之心不可有,防国际大鳄吞噬之心不可无。政治上,扬弃封建官本位腐朽文化影响,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和谐、自由监督;经济上,扬弃金融与房地产泡沫化模式,坚持公平竞争、均衡发展、共同富裕。如此一来,中国富民强国理想必定会早日实现,在世界新经济革命中逐步朝着双赢、多赢、共赢的理想目标迈进。(郎陈当红中国现象探究之1—4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