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 环洋市场咨询机构出版了一份详细的、综合性的调研分析报告【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行业总体规模、主要厂商及IPO上市调研报告,2024-2030】。本报告研究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总体规模,包括产量、产值、消费量、主要生产地区、主要生产商及市场份额,同时分析显示处理单元(芯片)市场主要驱动因素、阻碍因素、市场机遇、挑战、新产品发布等。报告从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产品类型细分、应用细分、企业、地区等角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包括产量、产值、均价、份额、增速等关节指标,历史数据2019-2023,预测数据2024-2030。
根据本项目团队最新调研,预计2030年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产值达到440百万美元,2024-2030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8.5%。
显示处理单元(DPU)旨在支持视频和图形处理功能,并与视频和静态显示传感器和显示器接口。
根据不同产品类型,显示处理单元(芯片)细分为:支持4K、 支持8K、 支持2K
根据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不同下游应用,本文重点关注以下领域:智能手机、 汽车电子、 电脑和电视、 可穿戴电子、 其他
本文重点关注全球范围内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主要企业,包括:美国高通、 安谋科技。
一、行业现状显示处理单元(芯片)行业是半导体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趋势的加速推进,该行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对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的显示处理芯片需求更为迫切。
二、市场规模- 全球市场规模:全球显示处理芯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受到5G、AI、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推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 中国市场规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显示处理芯片行业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的不断深入,国产显示处理芯片的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步提升。
 
三、竞争格局- 国际竞争:全球显示处理芯片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如英伟达、AMD等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占据领先地位。
 - 国内竞争:国内显示处理芯片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华为、中芯国际、紫光展锐等企业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同时,一些新兴企业也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四、驱动因素-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显示处理芯片的性能不断提升,功耗逐渐降低,满足了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 市场需求:数字化、智能化趋势的加速推进,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显示处理芯片市场的持续增长。
 -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为显示处理芯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阻碍因素- 技术门槛:显示处理芯片的技术门槛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和时间进行技术创新和突破。
 - 产业链配套:芯片制造需要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包括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芯片的生产和供应。
 - 国际竞争:国际巨头在技术和市场上具有领先地位,国内企业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六、发展趋势及走向- 国产替代:受到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海外核心芯片进入中国市场受限,国产替代成为重要趋势。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 跨界合作与并购重组:为了提升竞争力,显示处理芯片企业正在寻求跨界合作和并购重组。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可以形成产业链协同优势;同时,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显示处理芯片行业发展的关键。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提升产品性能,降低功耗,以满足市场需求。
 
七、市场机遇- 新兴市场:随着5G、AI、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市场为显示处理芯片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显示处理芯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八、挑战- 技术突破:显示处理芯片行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突破,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保持竞争优势。
 - 国际竞争:国际巨头在技术和市场上具有领先地位,国内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和竞争,提升自身实力。
 
九、新产品发布与扩产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显示处理芯片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并进行扩产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一些企业推出了高性能、低功耗的显示处理芯片,用于满足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需求;同时,企业也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十、并购并购是显示处理芯片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来拓展业务领域和提升竞争力。
十一、行业产业链显示处理芯片行业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以及应用领域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紧密配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企业需要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显示处理单元(芯片)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企业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和阻碍因素。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源、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积极寻求跨界合作和并购重组等战略手段。
本报告主要所包含以下亮点:
1.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总产量及总需求量,2019-2030,(台)。
2.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总产值,2019-2030,(百万美元)。
3.全球主要生产地区及国家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产量、产值、增速CAGR,2019-2030,(百万美元)&(台)。
4.全球主要地区及国家显示处理单元(芯片)销量,CAGR,2019-2030 &(台)。
5.美国与中国市场对比: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产量、消费量、主要生产商及份额。
6.全球主要生产商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产量、价格、产值及市场份额,2019-2024,(百万美元) & (台)。
7.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主要细分类产量、产值、价格、份额、增速CAGR,2019-2030,(百万美元)&(台)。
8.全球主要应用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产量、产值、价格、份额、增速,CAGR, 2019-2030,(百万美元) & (台)。
章节内容概要:
第一章:全球供给情况的分析,包括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产值、产量以及价格趋势、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主要地区的产值、产量以及均价、市场驱动因素、阻碍因素及趋势
第二章:全球需求规模分析,包括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总体需求/消费分析、主要地区及销量和预测、重点分析了美国、中国、欧洲、日本、韩国、东盟以及印度这销售
第三章:行业竞争状况分析,包括全球主要厂商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产值、产量、平均价格、四象限评价分析、厂商排名及集中度分析(CR)、厂商产品布局及区域分布、竞争环境分析等
第四章:研究中国、美国及全球其他市场对比分析,包括美国及中国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产值、产量、销量以及份额的对比、分别分析了美国以及中国主要生产商产值、产量及市场份额以及全球主要企业产值、产量及份额
第五章:产品类型细分分析,包括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细分市场预测,产品类型的细分介绍以及全球按照产品类型细分规模、产量、产值及以及价格趋势
第六章:产品应用细分分析,包括全球显示处理单元(芯片)细分规模预测,产品应用的细分介绍以及全球按照产品类型细分规模、产量、产值以及平均价格
第七章: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厂商,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主营业务、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产品介绍、规格/型号、产量、均价、产值、毛利率及市场份额、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显示处理单元(芯片)优势与不足
第八章:主要分析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核心原料以及供应商、中游以及下游的分析、显示处理单元(芯片)生产方式、采购模式、销售模式以及代表性经销商
第九章:研究结论
第十章: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