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盯上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
玉品琨
“秃鹫”正向东方飞来。从近期宣布计划进军香港的Kohlberg Kravis Roberts(简称KKR),到阿波罗管理公司(Apollo Management)和美国金融家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许多不良债务投资者似乎正对中国虎视眈眈。
你没法指责这些所谓的“秃鹫基金”。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人们自然有这样的看法:在繁荣时期举债过重的企业将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对着“腐肉”大快朵颐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恐怕并不简单。
“在中国,成为一个不良债务投资者不像在欧洲或者美国那么单纯,因为中国不具备明晰的法治。”安永(Ernst & Young)交易咨询服务主管庞若柏(Robert Partridge)向FT专栏beyondbrics表示,“不良债务投资的关键完全在于法律的确定性,以及能够通过法庭控制企业和它们的资产。”
理论上,2007年中国新破产法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应有助于外国债权人通过法庭索债。《企业破产法》极大地提高了债权人的地位,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包括一项终止和重组问题企业,以及强迫股东进行贷款换股权交易的机制。
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有经验的法官和破产管理人,加上执行不力,债权人(尤其是外国债权人)很难通过法律行使他们对相关资产的权利。
“归根结底,不良债务投资者就是在赌一把。”庞若柏表示,“如果你花30美分购买1美元债务,那么你就在赌你能得到的将超过30美分。而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环境,以及你能否与债务人对簿公堂。”
尽管有风声说中国各大银行正面临处置不良贷款的压力,但目前主导中国不良债务市场的,仍然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这四大公司成立于1999年,其任务就是接收国有银行约1.4万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
涉足此类交易,首先意味着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信达(Cinda)、华融(Huarong)、东方(Orient)和长城(Great Wall)——打交道,它们分别接收了建行、工行、中行和农行的不良贷款,这对于外国债务投资者来说绝非小事一桩。
但上述种种情况,并不能阻止不良债务投资者垂涎中国可能提供的盛宴。
“如今,私人公司确实有机会参与帮助中国私人公司解决资产与负债问题。”Clearwater Capital执行合伙人兼联合创始人罗伯特•佩蒂(Robert Petty)最近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视频采访时表示。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