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1670 4
2012-01-10
论坛的各位达人,帮我看一下附件中的文献吧,是一篇对M. A. Nowak and K. Sigmund在1998年所提出的间接互惠的形象赋分机制的实证研究文章,发表在2000年的science上,基本的结论是我们更乐于帮助慷慨的人,我们帮助慷慨的人是为了让别人觉得我们慷慨。

他们的实验设计的很精巧,可是lz各种看不懂啊。不知道每组10(其中有一组9人)是怎样进行6轮两两互动的,虽然实验者误导subject说,他们之间不可能有重复的互惠交往,可实际上是有的。文章中说的每一轮当一回donor,每两轮当两回receiver是怎么个做法啊啊啊啊……

另外在数据整理的时候,怎么弄的啊,方差分析就不用解释了,只是他们是怎么个从对每个人的分数进行整理,另外又是怎么计算每轮、每组进行离均差的啊??????

有哪位达人有时间能帮我看看啊???!!!!
附件列表

850.full.pdf

大小:119.05 KB

 马上下载

Cooperation Through Image Scoring in Human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0 13:42:04
自己先顶一下,别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0 14:37:51
社会科学也难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 16:15:09
谁帮我看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