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规定
1)已浇筑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不大于1.2N/mm2;
2)在已硬化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似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后浇带设立和解决:为克服由于温度、收缩等因素导致有害裂缝而设立暂时施工缝。
1)后浇带普通依照设计规定留设,并在主体构造保存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规定期,则至少保存28d后再浇筑,将构造连成整体。
2)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级别比原构造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湿润养护。
3)后浇带接缝处解决按施工缝规定解决。
预应力混泥土工程施工技术
1)先张法是放张并切断构件外预应力办法。其特点是:先张拉预应力筋后,再浇筑混泥土;预应力是靠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传递给混泥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
2)后张法:预应力是靠锚具传递给混泥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在后张法中,按预应力筋粘结状态又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泥土和 ...
附件列表